格力能赢的40堂创业课(董明珠经营之道)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格力能赢的40堂创业课(董明珠经营之道)精美图片
》格力能赢的40堂创业课(董明珠经营之道)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格力能赢的40堂创业课(董明珠经营之道)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69913514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3
  • 页数:270
  • 价格:24.8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内容简介:

《格力能赢的40堂创业课》是一部格力的发展史,从营销、决策、技术、管理、战略等多个角度解读格力怎样从一个“小作坊”发展为如今的世界五百强企业。

格力是务实的企业,当全国的空调业都在遵守“潜规则”赚钱的时候,格力一次次做出敢于突破又令人目瞪口呆的决策;在“互联网 ”横行的今天,在电子商务渗入到各个领域的今天,格力仍然坚持做实业;在跨国企业都去劳动力*廉、利润*的地方建厂的今天,格力竟然不为金钱所动,坚守“工匠精神”,去欧洲、美国等竞争激烈的地方开拓疆土。

为什么格力总是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它到底有怎样的底气?


书籍目录:

引言

一、只有偏执,才能取得大成功

第1堂创业课:不服输,抬头做个向阳花

第2堂创业课:零起步,障碍如何当台阶

第3堂创业课:定目标,压力就要当动力

二、面对困局,行动永远不打烊

第4堂创业课:争,业绩才是硬道理

第5堂创业课:显忠心,重整河山再布局

第6堂创业课:抓权力,厉行节俭有办法

三、经营有道,砸碎“潜规则”饭碗

第7堂创业课:敢叫板,破解魔咒有手段

第8堂创业课:治“内讧”,窜货歪风必须管

第9堂创业课:立规矩,当个商规制订者

第10堂创业课:要坚持,持之以恒不退步

四、科技为王,获得生产力

第11堂创业课:搞研发,紧跟世界新潮流

第12堂创业课:不二心,专一品牌高性能

第13堂创业课:报专利,夯实竞争源动力

第14堂创业课:搞创新,打破日美的垄断

五、质量为本,表里如一是王道

第15堂创业课:求质量,消费者为真上帝

第16堂创业课:实做事,握成拳头做功课

第17堂创业课:颁禁令,严格才能达目的

六、营销模式,相信格力定能赢

第18堂创业课:业务员,专业代理占市场

第19堂创业课:战国美,建立营销专卖店

第20堂创业课:戒忽悠,开壳销售谁敢跟

第21堂创业课:大返利,营销手段知多少

第22堂创业课:造客户,赢得口碑大发展

第23堂创业课:成明星,手机可做大平台

第24堂创业课:搞事件,网络助力成事业

七、人才难得,企业核动力

第25堂创业课:建学校,培训人才为要务

第26堂创业课:育人才,好土才能生好苗

第27堂创业课:重选拔,将来才会担大任

八、狠抓售后,用户满意为底线

第28堂创业课:做培训,服务超过五星级

第29堂创业课:感恩季,推免费维修计划

第30堂创业课:省售后,重视售前和售中

九、企业文化,战无不胜的武器

第31堂创业课:论忠诚,争当一个好员工

第32堂创业课:讲责任,担当才能成大事

第33堂创业课:肯吃亏,工业精神要发扬

第34堂创业课:看提案,有情怀才有市场

十、借力而行,大商出手不一样

第35堂创业课:影响力,媒体宣传不可少

第36堂创业课:请明星,代言威力莫小视

第37堂创业课:为明天,宣传必须全媒体

十一、国外发展,辉煌未来总可期

第38堂创业课:创文化,做中国制造品牌

第39堂创业课:国际化,蓝海之中可争先

第40堂创业课:为明天,展望未来成辉煌

 


作者介绍:

李楚楚,葫芦岛市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发文百万,见国内各大期刊,出书五本:《修炼成精的一条鱼》《给狗狗一个家》《可怕的玩具》《民国碎片之军阀篇》《大道至简:雷军为什么能赢》。

作者对经管类课题有深入和详细的研究,其文风厚重,文笔流畅。其见解独特,自成一家。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1

堂 创 业 课

不服输,抬头做个向阳花

我不怕谁说这是个错误,只要你我坚持永不认输。

——歌曲《不管有多苦》

董明珠本来在南京有不错的生活,但她丈夫不幸生病,溘然长逝,可怕的变故,让她不得不面对一个严酷的现实

— 独自担起生活的重担。儿子东东已经两岁了,她赚来的工资,刚刚够母子二人生活,可儿子一天天长大,将来怎么办?董明珠毅然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南下广州去赚钱、去打拼,为自己、为儿子的将来打拼。

1975

9

30

日,拳王阿里与拳坛宿敌弗雷泽进行第三次较量(前两次一胜一负)。拳赛进行到第

14

回合时,阿里已经精疲力竭,无力再战,即使一阵风,都有可能将他吹倒。可是阿里咬定牙关,拼命坚持,就像一座铁塔坚定地屹立在拳击台上。弗雷泽当时尚有体力,如果他能挥起拳头,向阿里发出后一击,那么他就是这场拳击赛的冠军,可是他竟举起了白旗,选择了放弃。

当裁判举起了阿里的胳膊,宣布

“王者诞生”时,阿里却“轰”的一声,昏倒在了拳台之上,轻易选择放弃的弗雷泽后悔莫及,他可能是金腰带的获得者,因为过早地丧失了信心,成了可悲的失败者。

不认输,再坚持一下,往往就是成功人士的普遍特点。这样的励志故事,在

1991

年的珠海又一次上演。

当年,珠海海利冷气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格力电器的前身)组装生产的海利空调,只能算空调大军中的

“杂牌军”,国内空调强的“正规军”,一直是春兰和华宝两家企业。

不管是风光无限的名角或者是跑龙套的配角,都得将戏唱下去,不用心唱戏不但会饿肚子,还会使自己那片舞台很快被别人占据。当时

47

岁的厂长朱江洪为了开拓销路,做出了一个决定,招聘有能力的业务员。

36

岁的董明珠南下来到了深圳,接着辗转到了珠海,用董明珠的话来说,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座干净整洁、充满了朝气的城市。但要留在珠海,还必须找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董明珠买来了几份报纸,一份登在报纸中缝的招工信息,映入了她的眼帘 — 海利空调厂重薪招聘业务员。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空调还是奢侈品,它的用户只是政府机关、科研机构、医院宾馆等“高大上”单位,空调距离老百姓的生活尚有一段不小的距离。但董明珠曾经看过一份资料,随着工业时代的脚步越走越快,地球上的温度每年都在以

0.1~0.2

摄氏度的速度上升,空调早晚都要走入寻常百姓家,这是一种趋势。

中国有

2.5

亿家庭,世界有

10

亿家庭,空调市场像太平洋一样广阔。董明珠看好了这个前途光明的行业,便来到海利空调厂的人事处应聘。

如果不想让命运替自己选择,那么好的办法就是主动做出选择。

海利空调厂人事部部长正在为招工发愁,他接过董明珠的资料,简单地在上面扫了几眼,开口便问:

“你干过业务员吗?”

董明珠摇摇头:

“没干过,但我相信自己能干好!”

“你会喝酒吗?”人事部的部长只挑重点问。

董明珠回答:

“我只喝水!”

虽然当时董明珠穿戴朴素,但精明干练的外表透露出一股超乎常人的自信,那种娴静大方的美让人感觉她就是一个干事业的女性。没干过业务可以学,不会喝酒可以练,海利空调厂人事部的部长深深懂得:男业务员好招,女业务员难觅,他虽然心有踌躇,但终还是决定让董明珠加入了公司业务员的队伍。

海利空调厂人事部的部长当时没想到,他的决定不仅改变了海利空调的命运,更改变了将来国内和世界制冷行业的格局。

当一个称职的业务员说难也难,但说容易也很容易。只要业务员能喝能侃、能将产品卖出去,就是一个对企业有贡献的

“干将良材”。女业务员有着男性业务员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 在酒桌上,女性的魅力一般会超过白酒的效用。一旦运用好这种魅力,就会显示无比强大的威力。

如何让一个人尽快地学会骑马,办法只有一个

— 硬往他手里塞一根马鞭。为了让董明珠尽快地熟悉业务,并开始依葫芦画瓢地工作,公司安排她跟着老业务员一起了解市场。

董明珠天生好强,毕业于安徽芜湖干部教育学院统计学专业,没来珠海之前,她曾在南京一家化工厂做管理工作。董明珠对工作一贯的态度是:认真,负责。领导交给她一件工作,规定三天时间完成,可是董明珠往往用一天就干完了,再用剩下的两天时间把工作完善到状态。

董明珠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有一次对记者谈及人生时,她这样说。

其实,我初的理想并不是做销售,而是想做一个教师,或者医生。由于我出生在南京一个很普通的家庭里,家有七个姊妹,我是老幺,家里所有的成员都可以指责我,我不服,就和他们顶嘴。

突然有一天,我想离开家庭,出去闯一闯

……

教师和医生,这都是受人尊敬的职业,稳定是前提,不变是常态,干完了工作,剩下的时间就可以安安静静地过自己的小日子,这是医生和教师的职业优点。业务员是一个极其不稳定的工作,每天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不仅极具挑战性,而且有赚不到生活费的风险。

董明珠真的能胜任业务员的工作吗?很快,她就迎来了当业务员的个考验。

当时,天津正在召开一个制冷行业的展销会,负责带董明珠的那位老业务员已经抢先一步去了天津,董明珠想要熟悉业务,就必须也去天津。董明珠上了火车之后,枯燥和单调的旅途,让她感觉非常不适应,因为她无法立刻进入需要扮演的业务员的角色

……董明珠在单位干了很长一段时间,已经有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她认为自己是做过管理工作的女性,不能像普通女人一样在火车上又吃又喝,于是她坐在又闷又热的火车车厢里强挺着,一天也没有吃东西。董明珠来到天津,刚刚走下火车,便感觉天旋地转,虚脱中暑,差点晕倒。

那位接站的老业务员,急忙为她找了一个有空调的旅社,可是董明珠在服务台填单子的时候,还是摔倒在冰冷的水磨石地面上,导致骨裂。

骨裂会引发严重的坐骨神经疼痛,那种痛感像针扎一样,绝不是一般人所能够忍受的,让人头疼的是董明珠骨裂的地方无法缠绷带,更无法打石膏固定,一旦长时间活动得不到休息,极有可能造成骨裂处移位和畸形,后只能手术治疗,甚至还有落下残疾的风险。

董明珠再坚强,也是一个女人,但次当业务员,面对宝贵的学习机会,她不想放弃,更不能倒下,她不想被同行们看扁,便咬牙忍痛,一路强颜欢笑,终于坚持了下来。

董明珠紧跟在老业务员身后,仔细观察他如何与同行接触、如何与举办方交流,以及如何策略性地让经销商多签署一些购买性协议。实践是合格的老师,聪明的董明珠,渐渐明白了空调行业营销的

“道道儿”。

用董明珠自己的话讲:那就老实不客气地一直跟在他(老业务员)后头。他下车间我下车间,他见客户我见客户,反正他走到哪里我跟到哪里,管不了他烦不烦。不少人误会他是我的对象,其实我都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了。

水,遇礁成浪,逢崖变瀑。可以说董明珠次实地学习就得了一百分,但这份满意的答卷,是她用拼命的决心换回来的。

董明珠小的时候,身上就充满了不服输的韧劲。虽然父母担心骑车太危险,反对她骑自行车,可董明珠还是背着父母,将家里的一辆旧自行车推到了路上,偷偷地学,苦苦地练。有一次,她因为骑技不熟练,竟

“砰”

的一声,摔在了一辆行驶的公共汽车前。董明珠硬是凭着这样一股

“不学会,不罢休”的劲儿,学会了骑自行车。

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董明珠在下河游泳呛水被淹后,她竟成了

“浪里白条”。

董明珠在一篇励志讲话中,曾经这样复原了她学会游泳的经过。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当时

12

岁,我们的辅导员讲,今天大家一定要去游泳,我觉得很难看、很丑,所以我不愿意去。后来老师做了我很多的思想工作,他说你个子这么高,你为什么不能去。他这句话激发了我,我说去就去。当时他说他给我挑三个能够横渡长江的人教我,还说这三个见到水就像回到家一样。这几个人杵个棍子说让我站那儿等一会儿啊,等他们去游一圈回来再教我,恰恰就他们游一圈(的时间),我差点被淹死。当时水大概这么深,因为在河边,所以掉入河里后根本就起不来。后来有一群刚学会游泳的人看见我了,他们过来把我抓起来了。经历过件事,大家可能会说我再也不游泳了,但后来我琢磨了一下,我一定要学会游泳,如果我不会游泳,有一天还是会被淹死。

第二天,那三名教练凭经验觉得,呛水被淹的董明珠心里一定对游泳有阴影,不会来学了,可是从不认输的董明珠又准时出现在江边,昨天次下水被淹的恐惧感已经被克服,董明珠认真地向教练请教了游泳的注意事项后,便开始下到水中苦练游泳,没过多久,一个小旱鸭子就变成了

“浪里白条”。当董明珠站在江边的石台上大声呼喊“我终于学会了游泳”的时候,她并没有想到,她这种不服输的性格,日后会铸就一段中国电器界的传奇。

人的命运就是企业的命运,而企业的命运就是国家的命运。性格是决定一个人成败的关键,一念输、一念赢的故事太多,这些故事能让人们警醒,并在其成败得失中,体会到更多的人生感悟。

清代彭端淑家族中子侄很多,但连一个文举人都没有,于是他便提笔写了《蜀鄙二僧》的寓言故事教育后辈。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

“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而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

如果翻译一下就是:四川的两个僧人,一个穷,一个富,他们都想去南海,富的有船却到不了,穷的却凭着一个装水的水瓶、一个化缘用的饭钵到了南海。他们两个人之所以结果不同,所差无他,只在一个不服输的决心而已。

1906

11

17

日,在日本静冈县磬田郡光明村,本田宗一郎出生了,他的父亲本田仪平只是一个普通的乡村铁匠而已。

本田宗一郎虽然对机械有着非一般的执着,可是他一没有钱,二没有权,三没有经验,没有人会相信,这样一个青涩莽撞、脾气暴躁的少年,将来能摘取汽车工业王冠。

本田宗一郎从学徒起步,一步步拥有了自己的修车公司。他站在公司的一个破木箱子上,对手下的员工宣布:

“我们从现在开始,要造世界上好的机车!”

随着令业界震惊的

CVCC

低公害发动机的问世,本田公司又开始向高档汽车业进军。后,本田宗一郎成为闻名世界的“摩托大王”和“汽车大王”。

不管是实业界前辈本田宗一郎,还是凭着不服输的精神开辟出

“格力新世界”的董明珠,他们的心中都有着一个共同的信念:我行,我一定行!只要坚定了必胜的信念,就好像穿上了无敌铠甲的钢铁战士,面对困难,全无惧色,可以大声说:我要成功,我要将任何阻碍都踩在脚下——只要信念坚定,则任何大事可做,而成功亦可期也!

 

 

 



原文赏析:

董明珠为了使格力空调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她大胆地采用了全新的市场布局及营销方法:他们首先借助业务员营销模式站稳脚跟,接着采取大户营销模式加速发展,利用联合代理模式(区域营销公司模式)扩大规模,并让专业代理的营销模式成为格力发展的加速器,最后开设格力专卖店,格力空调一统制冷“江湖”的五级营销模式,就是格力空调营销的“五连跳”,格力电器雄踞国内空调业老大的宝座,继而成为世界制冷行业的领跑者。


前人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学习格力的经验,分享董明珠成功的营销理念,其目的是掌握其精髓,只有将学到手的经验发扬光大,并站在成功巨人的肩膀上,才能使自己人生的坐标调得高远,并铸就明日更为耀眼的辉煌。


人的命运就是企业的命运,而企业的命运就是国家的命运。性格绝对是决定一个人成败的关键,一念输、一念赢的故事太多,这些故事能让人们警醒,并在其成败得失中,体会到更多的人生感悟。

清代彭端淑家族中子侄很多,但连一个文举人都没有,于是他便提笔写了《蜀鄙二僧》的寓言故事教育后辈。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而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

如果翻译一下就是:四川的两个僧人,一个穷,一个富,他们都想去南海,富的有船却到不了,穷的却凭着一个装水的水瓶、一个化缘用的饭钵到了南海。他们两个人之所以结果不同,所差无他,只在一个不服输的决心而已。


不管是实业界前辈本田宗一郎,还是凭着不服输的精神开辟出“格力新世界”的董明珠,他们的心中都有着一个共同的信念:我行,我一定行!只要坚定了必胜的信念,就好像穿上了无敌铠甲的钢铁战士,面对困难,全无惧色,可以大声说:我要成功,我要将任何阻碍都踩在脚下——只要信念坚定,则任何大事可做,而成功亦可期也!


抓权利,厉行节俭有办法


做培训,服务超过五星级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1.全面介绍格力在董明珠、朱江洪等人的带领下如何从小作坊成长为*大企业;

2.从营销、管理、技术、用人等多个角度深入分析、归纳格力的成功之道;

3.紧扣社会热点,有很强的时代感。


媒体评论

给消费者以精品和满意,给创业者以机会和发展,给投资者以业绩和回报,给广大员工关爱和成长

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一个没有脊梁的人永远挺不起腰

,一个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永远没有脊梁。——朱江洪

要做成事,就必须要做好牺牲的准备,而自己所做的牺牲仅仅是暂时失去一个局部,得到的将是一个整体。

——董明珠


前言

根据《日本经济新闻》发布的《

2015

年全球主要商品与服务市场份额调查》显示,中国家用空调企业,该年曾向全世界出口

7.3

亿台空调,其中格力出货量超过

1.7

亿台,约占国内制冷产品

1/4

的“江山”,高居行业的榜首。

2016

年上半年,格力净利润

64

亿元,同比增加

11.9%

。一份份成功的喜报,一组组闪光的数字,都在表明,格力电器是中国制冷行业当之无愧的排头兵。

1987

年,格力电器的前身——珠海市海利冷气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当时,这家公司位于拱北将军山下北岭的一片荒地上,靠着

10

万元的资金艰难起步。但由于经营不善,该公司一度只能依靠关口倒卖香烟所得,勉强支付工人的工资。

随着朱江洪调任该厂的厂长,格力电器才走上了正轨,直到董明珠的加入,格力电器才得以真正地壮大。可以说,朱江洪和董明珠就是格力公司的灵魂,朱江洪加董明珠的

“双珠(朱)”格局,就是格力电器成功的骨架。想要书写格力电器雄踞世界制冷高峰的传奇,必须要弄清楚朱江洪和董明珠的努力和奋斗过程,从他们沾满汗水的脚印上,洞彻格力企业的经营脉络以及独特的经营秘籍。

董明珠出生于

“六朝古都”南京。在

36

岁之前,丝毫也看不出她与此城的“王气”有任何关系。

36

岁之后,董明珠了加入了格力电器,她从一个微小的营销员干起,竟开创了一个雄霸世界的格力电器王国。

董明珠只用了一年时间,便完成了由打工嫂到成功的空调业务员的蜕变。从

1992

年开始,董明珠开始独当一面,她在安徽拼命地跑市场,并以“先款后货”的方式,在淮南市签下了她人生中笔意义重大的订单。

空调市场传统的营销手段是先货后款,董明珠的

“先款后货”完全颠覆了当时商场的陋习。董明珠绝非“嘴把式”的先卖后不管,而是货到后人也随之来到了淮南那家商店,当起了“五星级”售货员。

爱默生曾经说过:热情是飞跃的闪电,它的功率是不可用人们常识中的马力来计算的。董明珠以明星级的服务,让个以

“先款后货”方式经销格力空调的商店,很快售罄首批空调,并获得不菲的利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能人可以带活一片市场,一个贤达更可以让企业兴旺。

1992

年,董明珠个人在安徽的销售额竟突破

1600

万元,整个空调界都为之震惊。

当时格力电器的

“掌门人”是朱江洪,他慧眼识珠,很快便发现了董明珠这颗冉冉升起的销售明星,便一纸调令将她派到了一直由“春兰”和“华宝”空调唱“双雄会”的江苏,让她在那里攻城略地,打开格力空调的新市场。

天道酬勤。

1993

年,董明珠在南京的销售额竟达到

3650

万元。她竟将格力空调在南京的销售量提高到了

11

倍之多。董明珠的售货量,让格力总厂震惊,让空调业的同行羡慕,而在当时,销售员的工资是和销售量挂钩的,董明珠也因此得到了相当丰厚的回报。

朱江洪却偏偏在这时候,调董明珠离开她自己辛苦开拓出来的市场,到格力总部担任经营部副部长。朱江洪调董明珠

“进京勤王”,是有原因的,因为格力原来的那位部长,抵挡不住高薪的诱惑,竟领着经营部的骨干一起跳槽了。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董明珠当业务员,可以说薪水丰厚,可是干经营部长,只能赚点可怜的死工资。当时的董明珠,完全可以回绝朱江洪的任命,但她二话没说,毅然来到珠海,挑起了经营部副部长的担子,她上任后,一改当业务员时好说话的形象,雷厉风行地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

朱江洪主管研发和生产,是一个典型的技术男;董明珠主管市场和销售,是一个霸气十足的铁娘子。科龙电器前总裁王国端曾形容:朱江洪遇到董明珠是朱的福气,董明珠遇到朱江洪是董的运气。

“朱董配”成就了格力,技术狂人加营销女皇的强组合,见证了中国电器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的传奇。

1994

年以来,董明珠为了格力电器的发展,先后推出了“淡季返利”和“年终返利”政策,通过灵活而高效的营销策略,使经销商与厂商成为一个“铁板”似的整体,董明珠抓住了市场的发展与变化的龙头,一举奠定了格力电器在制冷行业内的领导地位。

董明珠为了使格力空调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她大胆地采用了全新的市场布局及营销方法:他们首先借助业务员营销模式站稳脚跟,接着采取大户营销模式加速发展,利用联合代理模式(区域营销公司模式)扩大规模,并让专业代理的营销模式成为格力发展的加速器,后开设格力专卖店,格力空调一统制冷

“江湖”的五级营销模式,就是格力空调营销的“五连跳”,格力电器雄踞国内空调业老大的宝座,继而成为世界制冷行业的领跑者。

董明珠心怀家国、情系苍生、臻于至善。她领着员工,使格力电器从一个无名的小厂,变成

2015

年销售收入

977.45

亿元、净利润为

125.32

亿元的企业,这里面的方方面面,非是简单的表格可以描述,也非苍白的文字所能形容。

没有改革开放,没有

“董明珠们”的锐意进取、不断攀登科研高峰、掌握商业的制高点,中国就永远不会有“世界

500

强”。

2015

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发布“全球上市公司

2000

强”排行榜,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

385

位,并摘取了福布斯家用电器类榜单的桂冠。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曾对总理说:

“我们不需要国家的产业政策扶持,只要有公平竞争的环境,企业自己就可以做好!”

董明珠能有这样的豪言壮语,说明她的手中一定掌握着格力电器独步天下的秘密武器,她思想的储纳箱中,装着笑傲营销界的

“独孤九剑”剑谱。

格力电器的成功之路并非难以复制,董明珠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她走过的道路,就是可供职场年轻人借鉴的创业图,她取得成功的经验,就是职场经理人学习的好教材。

《格力能赢的

40

堂创业课》从格力的企业精神、营销管理、科研创新和企业文化等十多个方面进行详述,并做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每个章节中皆有实例、亦有理论、更有方法,具有极强的操作性。

前人说: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学习格力的经验,分享董明珠成功的营销理念,其目的是掌握其精髓,只有将学到手的经验发扬光大,并站在成功巨人的肩膀上,才能使自己人生的坐标调得高远,并铸就明日更为耀眼的辉煌。


书籍介绍

本书是一部格力的发展史,从营销、决策、技术、管理、战略等多个角度解读格力怎样从一个“小作坊”发展为如今的世界五百强企业。

格力是务实的企业,当全国的空调业都在遵守“潜规则”赚钱的时候,格力一次次做出敢于突破又令人目瞪口呆的决策;在“互联网+”横行的今天,在电子商务渗入到各个领域的今天,格力仍然坚持做实业;在跨国企业都去劳动力最低廉、利润最大的地方建厂的今天,格力竟然不为金钱所动,坚守“工匠精神”,去欧洲、美国等竞争激烈的地方开拓疆土。

为什么格力总是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它到底有怎样的底气?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还行吧(571+)
  • 藏书馆(375+)
  • 图书多(104+)
  • 已买(380+)
  • azw3(573+)
  • 无水印(107+)
  • 收费(356+)
  • 无广告(121+)
  • 中评多(170+)

下载评价

  • 网友 蓬***之:

    好棒good

  • 网友 印***文: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寇***音: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詹***萍: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薛***玉: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孙***美: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融***华: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居***南: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国***舒: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訾***晴: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郗***兰:

    网站体验不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