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溪江上游古村落(共2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楠溪江上游古村落(共2册)精美图片
》楠溪江上游古村落(共2册)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楠溪江上游古村落(共2册)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4345450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4-08
  • 页数:122
  • 价格:34.5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内容简介:

楠溪江在温州永嘉境内,以保持完好的古村落而著称——不过这是几年以前的事了,现在的楠溪江,和我十几年前所见,早已不同。古村落基本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新造的砖房,一种随处可见的拙劣的建筑。

陈志华教授从1989年开始,就一直关注楠溪江古村落,他的《楠溪江中游古村落》由三联书店出版后,曾掀起一股人文地理图书热。

本书是三联本的续篇,开始关注鲜为人知的上游。和中游的人文鼎盛相比,上游的古村落僻处山间,鲜见富家宅第,而更多保存了原始的韵味。不过这几年的变化也快,已在步中游的后尘,往日的面貌在一点点消逝,也许三五年后,楠溪江的古村落,就只存在于陈志华教授这样的书中了。


书籍目录:

一 重回楠溪江

事隔十年,重回楠溪江——错错落落的木屋像是一片仙山楼阁——写出中国农业聚落完整的谱系——更自然、更开放、更亲切,更具诗情画意的上游村落

二 桃花源情结

楠溪江是树形水系——“桃花源情结”——难得一见的桃源仙境——烟火人间的艰辛和矛盾

三 曲径通幽处

山高谷深,溪涧回环——到楠溪江上游去的交通一向艰难——这小小的村子,看上一眼,人心就会软下来——这儿是林坑,这儿是“秦人旧舍”

四 靠山吃山

“毛竹之乡”——溪上放竹排——排工的生活——小灯笼般的果实挂满枝头——桐花烂漫,乌桕霜红——“靠山吃山”——烧“柴档”——林区的烙印

五 山村初建

……

六 老蚌含珠

……

七 溪边孤帆

……

八 此外空余俏楼台

……

九 屋舍俨然

……

后记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林坑和上坳的村民,无论老幼,虽然连村口的钢筋混凝土大桥是什么时候造的都说不清楚,却都乐于向外人讲一则有趣的故事。因为全靠口传,到现在各人讲出来不免有不少出入,但都充满了山乡林野气息。故事的大意是:宋代,上坳出了个武将(一说为武状元),叫毛顺乾。一次,皇太后(一说为正宫娘娘)遇见一头猛虎,张开血盆大口扑来,恰被毛顺乾看到,三拳两脚打死老虎救了太后。论功行赏,皇帝封他当了个京官。上任的进修,皇帝在金銮殿摆了各种等级的官帽,任他挑选,以便给也合乎心愿的官位。他不懂这些帽子代表的意思,看见文官的帽子漂亮,就过去选。帽子是用带子调节大小松紧的,(一说大官的帽子小,小官的帽子大)他一个乡下人不知道怎么摆弄,大官的帽子他嫌小戴不下,拿个大的戴上,却是官职的门官的帽子,于是就当了门官。皇帝于心不忍,额外降恩给了这位门官一项特权:来者不接,去者不送。日子清闲自在,但毛顺乾过不惯,只好请求还乡。皇帝准许了他,并且让他看宫里喜欢什么就拿什么回家。他看着一对雕刻的石头虎爪柱磉漂亮,就用铁柄雨伞挑着回来了。这对柱磉就安置在上坳毛氏宗祠正堂中央一对金柱下,至今还在。村人们说,乡下人的祠堂哪里能用虎爪柱磉,用了便犯欺君之罪。只有皇帝特准才能用。实际上,我们看到楠溪江中游的祠堂里,普遍使用着虎爪柱磉,但上坳和林坑的村民们仍然津津乐道这对柱磉不平凡的来历,引为毛氏宗族的光荣。

  这则故事还有另一种版本。毛顺乾在京城当门官当得很开心,并不想辞官返乡,是他母亲日夜想念他,盼他回来。一天,一位江西来的风水先生看见老太太在溪边洗衣服,边洗边拭眼泪,问明了缘故,就告诉她,只要把家门前的“脉”挖断,她儿子便能回来。这脉是一对龙,在大肚崖南侧。溪东是雌龙,溪西是雄龙,有一根千年老藤在半空跨过溪坑连接它们。风水先生亲手砍断了藤,老母亲又雇人在雌龙身上挖沟。白天挖,晚上又接上,重新挖,重新接上。江西人又出主意,一面挖沟一面往土里泼洒白狗血,果然再也接不上了。这条深深的沟挖成之后,毛顺乾日夜心神不宁,在京里呆不下去,只好弃官回家。这条修正很重要,因为这雌龙还在,所挖的沟还清晰可见,雄龙在建机耕路的时候被炸掉了一大部分,只剩下一块大岩石还蹲在路西边。这里小地名就叫“一根藤”。雌龙紧挨着一个不高的小山包,山包上有一小块平地,村民叫它“大岭四面屋基”,说是这里本来有一座四面屋,就是四合院。村民说:四面屋哪里有?只有宫里才有,老百姓造了要杀头,这一座是皇帝老子特别恩准毛顺乾造的!像虎爪柱磉一样,又是一件要杀头的事。据说,前几年还在四面屋基附近挖出过几段陶质的引水管,可能再挖还会有。2003年3月,冷雨淋漓的一天,我被引上小山包,在荆棘丛里手脚并施,到了四面屋基。屋基上长满了及胸的茅草,周围是茂盛的竹林,向南遥望,黄山溪在脚下流过,溪水碧绿,滩声如诉,上坳村伏在溪边,几处炊烟刚升出屋面便被雨滴打散,罩一片淡蓝色在黝黑的瓦顶上。如果这四面屋确是毛顺乾的,他辞官回家的真实原因大约就是这幅景色太美了。……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究竟是什么牵动学者事隔十年,重回楠溪江?究竟是什么吸引了人们喜爱上游偏僻、闭塞的小山村?仅仅是为了它们能填补几种聚落类型?喜爱那里田园诗和山水画般的悠远意境?迷恋醇厚朴野的民风民俗?还是为了纪念在林坑殉职的航拍大师?面对一种与楠溪江中游村落大不相同的景致和文化,解读一千多年深深扎根在民族精神里的“桃花源情结”。

楠溪江上游峡谷紧窄,溪流湍急,山坡陡而郁郁森森长满了树木和毛竹。那些聚落,挂在山坡上,谷底流淌着澄澈透明的溪水,哗哗地响。轻巧的木屋,错错落落地层层叠在一起,好像是一片仙山楼阁。那些树子,即使不在人间之外仿佛也不在人间之中。凑巧天气多变,偶然有白云缭绕在檐头,灵动幻化,看得我们心迷神摇,不觉就盼望着巫山神女会在这里飘飘然走将出来。


书籍介绍

《楠溪江上游古村落(共2册)》是三联本的续篇,开始关注鲜为人知的上游。和中游的人文鼎盛相比,上游的古村落僻处山间,鲜见富家宅第,而更多保存了原始的韵味。不过这几年的变化也快,已在步中游的后尘,往日的面貌在一点点消逝,也许三五年后,楠溪江的古村落,就只存在于陈志华教授这样的书中了。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内容齐全(67+)
  • 无盗版(102+)
  • 小说多(226+)
  • 可以购买(505+)
  • 超值(225+)
  • 格式多(505+)
  • 目录完整(527+)

下载评价

  • 网友 通***蕊: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苍***如: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焦***山:

    不错。。。。。

  • 网友 谭***然: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曹***雯: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冷***洁: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宫***玉:

    我说完了。

  • 网友 陈***秋: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瞿***香: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辛***玮: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