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望族·海派文化典藏(为何上海老人说“半条华山路是李家的”?黄浦江边的聂家花园经历过怎样的风雨?步入曾经的海派大宅门,不带偏见地发掘和品味,自会感到趣味无穷)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上海望族·海派文化典藏(为何上海老人说“半条华山路是李家的”?黄浦江边的聂家花园经历过怎样的风雨?步入曾经的海派大宅门,不带偏见地发掘和品味,自会感到趣味无穷) 上海望族·海派文化典藏(为何上海老人说“半条华山路是李家的”?黄浦江边的聂家花园经历过怎样的风雨?步入曾经的海派大宅门,不带偏见地发掘和品味,自会感到趣味无穷)精美图片](https://img3m3.ddimg.cn/52/15/23468893-1_h_2.jpg)
上海望族·海派文化典藏(为何上海老人说“半条华山路是李家的”?黄浦江边的聂家花园经历过怎样的风雨?步入曾经的海派大宅门,不带偏见地发掘和品味,自会感到趣味无穷)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上海望族·海派文化典藏(为何上海老人说“半条华山路是李家的”?黄浦江边的聂家花园经历过怎样的风雨?步入曾经的海派大宅门,不带偏见地发掘和品味,自会感到趣味无穷)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上海望族·海派文化典藏(为何上海老人说“半条华山路是李家的”?黄浦江边的聂家花园经历过怎样的风雨?步入曾经的海派大宅门,不带偏见地发掘和品味,自会感到趣味无穷)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上海望族·海派文化典藏(为何上海老人说“半条华山路是李家的”?黄浦江边的聂家花园经历过怎样的风雨?步入曾经的海派大宅门,不带偏见地发掘和品味,自会感到趣味无穷)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上海望族·海派文化典藏(为何上海老人说“半条华山路是李家的”?黄浦江边的聂家花园经历过怎样的风雨?步入曾经的海派大宅门,不带偏见地发掘和品味,自会感到趣味无穷)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上海望族·海派文化典藏(为何上海老人说“半条华山路是李家的”?黄浦江边的聂家花园经历过怎样的风雨?步入曾经的海派大宅门,不带偏见地发掘和品味,自会感到趣味无穷)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上海望族·海派文化典藏(为何上海老人说“半条华山路是李家的”?黄浦江边的聂家花园经历过怎样的风雨?步入曾经的海派大宅门,不带偏见地发掘和品味,自会感到趣味无穷)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上海望族·海派文化典藏(为何上海老人说“半条华山路是李家的”?黄浦江边的聂家花园经历过怎样的风雨?步入曾经的海派大宅门,不带偏见地发掘和品味,自会感到趣味无穷) kindle格式电子书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李鸿章、聂缉槼、荣宗敬、周湘云、席正甫、张石铭、刘晦之、朱志尧八个故家旧族在上海的百年写真,真实地反映了上海开埠以来,上海滩上流社会的种种生活场景,生动地诠释了从晚清到民国期间,上海豪门望族的形成和盛衰过程,以及这些家族对上海现代经济和海派文化的深远影响。
书籍目录:
走近海派大宅门(代前言)
章李鸿章家族的"上海地图"
--晚清家海上沉浮录
"半条华山路是李家的"
丁香花园:与真正的李家豪宅隔了两条街
李树德堂:小开李国芝的花花世界
裕华新村:李经方遗嘱之风波
储能中学:蔡锷老师李经羲的旧居
武康路:李国松居沪大不易
上海新村:李家、段家、袁家
沁园村:李国杰与王亚樵是哥儿们
平街:李玉良暗设秘密交通站
康平路:一支枪引来抄家祸
乌鲁木齐南路:李荫轩的藏宝之地
十年浩劫:李鸿章遗物的毁灭
外滩15号:"留守总裁"刘攻芸
走向世界:驶往海外的"三艘航空母舰"
人才辈出:从上海走向全国的李家英才
屡败屡战:李氏家族的百年家风
第二章聂家花园的欧风美雨
--聂缉椝家族风雨沧桑路
黄浦江边的聂家福地
曾国藩慧眼识贤婿
多事之秋的海上地方官
聂云台妙手办"恒丰"
有限的经济与无奈的政治
一条信息毁了一个企业
宋美龄为聂其璧结婚作傧相
"洋和尚"的小故事
聂光堃与俞大维的友谊
聂光墀怒斥卜舫济
四老爷斗胆冒犯袁世凯
狂风暴雨中的旧王孙
阳光下的炼狱
寒风中的三棵老树
以自己的方式叩响世界
第三章第八部《四库全书》之梦
--刘晦之家族的儒商传统
新闸路上的小校经阁
李鸿章的心腹大将与亲家
挤兑风潮中诞生的银行总经理
"特别有奖储蓄"风波
宋子文"吃掉"中实银行
躲进小楼成一统
第八部《四库全书》之梦
唐宫乐器重进皇宫
"善斋善哉"
六十年风水如何转?
当代儒商刘永龄
科技、教育界的良师益友
和乐堂里收藏乐
第四章近代金融家
--席正甫家族在上海
一个历史久远的显赫家族
席正甫当年一肩行李到上海
祖孙三代连任汇丰银行买办
席家、沈家、胡家、王家--撑起外滩半边天
宋子文的得力助手席德懋
东平路一号的席家花园
新中国代仪表专家席素明
特殊年代的特殊经历
与时俱进人才辈出
第五章诞生了三代收藏家的大宅门
--张石铭家族的收藏轶事
红卫兵突然发现了一间密室
诞生了三代著名收藏家的大宅院
张石铭与张元济的宋版书交往
张家三代藏书入归中央图书馆
霞飞路上一座占地27亩的大花园
古钱大王张叔驯
神秘的"大齐通宝"
个古泉学社的创办人
一块古玉换了一辆凯迪拉克
张葱玉17岁一夜身价200万
迅速崛起的张家第三代收藏家
一场豪赌输掉了大世界地皮
在文物鉴定的岗位上鞠躬尽瘁
张家把"锅碗瓢盆"留在了国内
第六章房地产大王与一号汽车
--周湘云家族的东西方情结
三个穷兄弟闯荡上海滩
周莲塘十年辛苦成巨商
水太夫人"杀一儆百"
飞速崛起的地皮大王
亦是一个红顶商人
沸沸扬扬的一号汽车
文物收藏一大家
陆连奎保驾对簿公堂
房产大王的豪宅旧事
周家丧事的"三点主"
周家小姐的新使命
第七章一个家族与半个中国
--荣氏家族海上创业记
迟到的"荣宗敬故居"
老太爷"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荣宗敬三闯上海滩
四台石磨"变成"了十四家面粉厂
"棉纱大王"碰上了多事之秋
宋子文的美梦落了空
一代实业巨子的后岁月
梅园、锦园、千桥会
抗战胜利后的绑票案
荣鸿元皇太子头上敢动土
从富家子弟到红色资本家
永远的大姐--荣漱仁女士
打造"金山"的能手荣鸿庆先生
走遍天涯也忘不了根
第八章沙船、轮船、小乐队
--朱志尧家族的百年悲欢
法租界的一道音乐大餐
淀山湖边的"沙船帮朱家"
九死一生的航海历程
女强人马氏夫人力挽狂澜
现代民营造船业的先驱--朱志尧
大有大的难处
法国人"吃掉"求新船厂
大洋彼岸的深情呼唤
千丝万缕的教友情结
抗战壮举--三条轮船沉江底
朱斌侯创办笕桥航空学校
水井里的枪支引发的案件
永远的乐迷
主要参考书目
作者介绍:
宋路霞1952年生,山东济南人。上海作家协会会员。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该校校报编辑部主任、图书馆支部书记。
主要研究方向:近现代家族史、上海史、上海洋楼文化。
主要著作:《李鸿章家族》、《盛宣怀家族》、《张静江、张石铭家族》、《百年儒商--南浔小莲庄刘家》、《百年收藏》、《上海的豪门旧梦》、《上海的豪门望族》、《洋楼沧桑》、《回梦上海老洋房》、《回梦上海大饭店》、《钱币大师马定祥》、《上海*老洋房》、《上海滩名门闺秀》、《浮世万象》(孙曜东口述、宋路霞整理)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章李鸿章家族的"上海地图"--晚清家海上沉浮录
上海望族李鸿章家族,世称晚清家。他们祖籍是安徽,发迹却在上海滩。
从李鸿章1862年率领淮军杀到上海算起,一个半世纪过去了,这期间,李家在上海生活了七代人。
初到上海的李鸿章很得意,与太平军作战旗开得胜,接连打了不少胜仗,仅仅七个多月就连连高升--从一个淮军的统帅(手下不过九千人马)升为江苏巡抚(即江苏省长),中年时代的李鸿章很快又奉命北上,先后出任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总理了晚清内政外交达四十年。
他本人虽然没有在上海久住,但是他的子孙后代都陆续来到上海。他领导的洋务运动的重镇在上海,创办的晚清重点企业诸如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中国通商银行、华盛纺织总厂……均在上海,他的许多重要幕僚也先后驻扎上海,他本人在某些关键时刻也出现在上海,在上海留下了许多精彩的故事。
历史还没走远。李家的行踪和生活诠释了上海许多有趣的细节。穿越时间隧道,深入李家的"上海地图",不经意间,会发现街边路口那些风景和老洋房,顿时活了起来,有着诸多历史人物的呼吸……
"半条华山路是李家的"
谈到李鸿章家族,上海的老人好说"半条华山路是李家的"。
李鸿章的小儿子李经迈的确,那条弯弯的、梧桐树荫蔽的华山路,似乎与李鸿章家族特别有缘--李鸿章的祠堂坐落在那儿;李鸿章的侧室莫氏(李家后人称其莫老姨太)的豪宅建在那儿;李鸿章的小儿子李经迈的房产--著名的枕流公寓也建在那儿;李经迈的墓地当年也安排在那儿;李鸿章的侄孙李国芝的大花园洋房也在那儿;与李家有点关系、但关系不大的丁香花园也坐落在那儿。李家当年在华山路两侧还拥有大量地皮,不断卖出一些给他们的亲戚造房子,如中国银行任总理(即总经理)孙多森的房子就是……因此说"半条华山路是李家的",似乎不算是太"豁边"。
李家人钟情于华山路,或许与当年老李在上海打仗有关?华山路原名海格路,在李鸿章到达上海的前二年(1860年)由租界当局刚刚开始拓建,原本就是一条对付太平军的运兵之道。淮军的大队人马从市区开到青浦和松江等地作战,战车该是从海格路上隆隆碾过的。
时过境迁,如今的华山路,变得高雅而宁静。
从静安寺希尔顿大酒店向南、再折向西走,在上海戏剧学院的马路对面,可以看到一栋庞大的老式公寓建筑--枕流公寓。
这栋大楼的门口不久前竖起了一块挺讲究的牌子,上面写着大楼被命名为"文化名人楼",列举了曾住在楼内的文化名人:周旋、孙道临、王文娟、沈柔坚、胡厥文、李国豪、范瑞娟、傅全香、乔奇、吴朴堂、余红仙……可惜其中少了一个重要人物,此人便是此楼当年的主人、李鸿章的小儿子李经迈。
李经迈(1876-1940),字季皋,号又苏,别号澄园,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物。他是李鸿章的小儿子,与两个哥哥李经方、李经述比起来,政治上、学业上都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业绩。李氏家谱上他那些头衔,诸如特赏主事、特赏员外郎、赏戴花翎、头品顶戴等等,都是朝廷看在李鸿章的面子上特赏的,只有驻奥地利公使是个实务,那是李鸿章去世以后的事。他有点先天不足--出身上略逊一筹,因其生母是李鸿章的侧室而非正宫娘娘,这种情况在传统大家族中,当儿子的就吃亏不少,连李国杰(李鸿章的孙子,李经述的大儿子,比李经迈仅小五岁)也要欺负他,分家的时候把一些不值钱的股票分给他。
但是他有他的"门槛",特殊的处境养成了特殊的品性--人极聪明,英语极好,不屑于跟李家人打交道,倒喜欢跟外国人打交道,擅长经商和文物收藏,学外国人的样子,在上海西部大做房地产生意,从未失败过。那些原先不值钱的股票到了他手里,七捣鼓八捣鼓,都变得值钱起来。枕流公寓就是他经商的成果之一(房屋建造注册时以他的号李季皋注册)。
枕流公寓始建于1929年,楼高七层(加上底层,实际上为八层),是上海西区规模的高级公寓,以设计典雅、装潢豪华、开间宽阔、居住舒适著称,1949年前大多数房间出租给在沪的外国人居住,其中很多是他的朋友。为了适合外国人的生活习惯,整栋大楼集中供暖,安装了热水汀(暖气片);顶楼的平台向住户开放,可以走上去远眺和散步;地下室里还开放室内游泳池。这些设施在当时无疑是一流的,因此受到老外们的青睐,常年生意红火。
李经迈自己家就住在大楼中路的六楼和七楼(复式楼层)。据去过他家的老人说,他家的陈设完全是中西合璧式的,有很多皇家赏赐的中外礼品,墙上既有祖宗画像,也有西洋画。给人印象深的,一是门口的那个地毯,竟是一张巨大的整张的白老虎皮;枕流公寓南立面二是他的收藏,起码有好几间大房间专门储藏他的藏品,书画、碑帖、印章、藏书、古扇,均为大宗。
翻翻他那1928年的藏品目录,仅田黄石章就有115方,其中的一方重八两二钱(方形太师少师纽),其次一方重六两六钱(长方天然形,翁方纲书多心经),按"天地元黄宇宙洪荒……"的字号,分别嵌在32个锦盒里。他的书画碑帖仅目录就有四册,实物按号码装箱,共有12箱,其中有宋代赵文敏的写经、钱坤一花卉、松雪老人萧翼赚兰亭、先贤朱子墨迹;元代的梅道人墨竹图、黄山樵松窗读易图等;碑帖有淳化阁帖、石经、三希堂法帖等,均为外界不易获见者。
李经迈的藏书也很有名气,书斋叫"望云草堂",分藏东楼和西楼,共计42橱又43箱。现在市场上视为凤毛麟角的珍贵版本宋版书,在他的书橱中比比皆是,如《毛诗要义》、《春秋或问》、《春秋经传集解》、《玉梅溪全集》、《白孔六帖》、《六家注文选》等等,随看随翻。元明版本和旧抄本就更不稀奇了,真的是满坑满谷,成筐成篓,可以跟民国时期任何一个藏书家比美。
坐拥书城的李经迈,似乎还是很不顺心,在他六十岁生日的时候,提前为自己写下了《墓志铭》,有道是:"文忠(李鸿章)年五十四而生余,余年二十六而文忠薨……综计一生,所作者,不甚爱惜之官;所办者,无足轻重之事;所遇者,全无心肝之人;所闻者,不知羞耻之言!"不知为何,他竟如此怒气冲天。
他于1940年去世,他儿子李国超把珍贵版本留下,其余书捐给震旦大学,计18000册,分为政书、兵书、地方志、科技图书和名人年谱,唯于文艺类书一无所有。书至震旦后,校方为之辟"李氏文库"专室,并以特制的雕镂精美的西式书橱贮之,该馆馆长还在《震旦学报》上撰文介绍。建国初院系调整,把震旦大学藏书分给复旦大学和华东师大,"李氏文库"归复旦大学图书馆,但专室已不存,藏书按类别分散入库了。
李国超于建国前夕举家去香港,又转到美国,再也没回来。
临行前他把枕流公寓及在上海的所有房地产都卖了。上路时大概行李实在太多了,就留下了五个箱子,寄存在合众图书馆顾廷龙馆长那儿。建国后顾廷龙先生将之带入上海图书馆,其中有一本精美的家庭大照片簿。2007年年底上海图书馆举办该馆馆藏历史照片原照展,其中有一批李鸿章家族的照片,就是李国超出国前寄存的。
丁香花园:与真正的李家豪宅隔了两条街
从枕流公寓往西走,弯弯的林荫道上,引人注目的就是丁香花园了,这是百年上海滩负盛名、保存好的花园洋房之一,建国后曾作为上海市委有关部门的办公场所及招待所。改革开放以后,一号楼与三号楼成为市委老干部活动室,二号楼出租为申粤轩酒楼。园中绿茵平畴,花木蓊郁,巨大的老樟树,簇拥着几幢风格各异的小洋楼,还有一条巨龙缠绕在内园的院墙上,极富生气。
大凡谈到丁香花园的文章都说,这是李鸿章为其姨太太丁香所建造的花园,故名丁香花园。
李鸿章的侧室莫氏的住宅但是李家的老人都否认这件事。他们认为,李鸿章姨太太是有的,就是李经迈的母亲莫氏。她原先是李鸿章的继室赵氏夫人赵小莲(张爱玲的外曾祖母,赵朴初家的姑奶奶)的陪嫁丫环。李鸿章中年以后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总在天津、北京、保定之间奔波,由于赵氏体弱多病,不能随侍在侧,就由莫氏随行服侍,日子久了,就收房为侧室。李经迈长得浓眉大眼,圆圆的脸庞,可知他的母亲莫氏模样很姣好。但是李家老人又说"根本就没有丁香这么个人"。
李家在华山路建有高级花园洋房这是事实,原先大家都以为就是丁香花园。笔者也曾听说,丁香花园是李经迈为他母亲莫氏建造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调查的深入,资料的积累,发现情况并非如此。李鸿章1901年在北京去世之后,李经迈的确把他的母亲莫氏从天津接来上海,在华山路为之建造了一处花园豪宅,但不是在丁香花园的位置,而是在华山路长乐路路口,是一栋淡黄色的西班牙式的三层漂亮洋房,西部有一方草地和林木,与丁香花园隔了两条街,即武康路和长乐路。论风格,倒是跟枕流公寓一致。
莫氏在此一直住到去世,李经迈将其棺木运回安徽合肥安葬。近合肥的文管部门已经找到了她的墓葬,从中还找到了随葬的一些御赐的文物,包括慈禧太后赏的金币等。
这栋房子1949年后长期归气象局使用。前几年,一位大老板盘下了。2008年初,电视剧《梅兰芳》剧组租了一个月,在里面拍戏,动刀动锯,改换门窗。现在撤走了,花园里一片狼藉,草地被磨平了,通道里扔的全是垃圾。
那么,为什么人们总把丁香花园说成是李家的呢?据李家老人李家昱先生(李鸿章的曾侄孙、李鸿章的弟弟李昭庆的曾孙,原玉屏中学校长)介绍说,一来是因为这两处花园相距很近,不知情的人容易搞错;二来是因为丁香花园在抗战胜利之后,的确是与李家有点关系了,主要是李鸿章的侄孙女婿刘攻芸(李昭庆的孙女李国珍的丈夫,末代帝师陈宝琛的外甥,著名美籍华人学者刘广京的叔叔)当了邮政汇业局的局长,他同时还是苏浙皖敌伪产业管理局的局长,抗战胜利后就在丁香花园里面办公(丁香花园在敌伪时期,汉奸张善琨在里面办电影公司,胜利后被国民政府没收)。他大权在握,树大招风,后来又当了中央银行总裁,来找他的人更多了,李家人进出的人也很多,包括李家"家"字辈的人,当时都还是中小学生,常常跑进去玩。这么一来,人们更有理由说是李家的了。而实际上,丁香花园并不是李家的产业。
刘攻芸、李国珍夫妇于1949年离沪去香港。他们的后代都很能干,儿子刘广恒、刘广斌、刘广,女儿刘广琴、刘广文,都是美国几个大公司里的业务骨干,小儿子是一家电脑公司的总经理。媳妇们也都贤惠,刘广斌的妻子是香港首任特首董建华的妹妹。有一个外孙女叫钟彬娴,尤其能干,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现任化妆品品牌--雅芳(AVON)国际公司的总裁。
李树德堂:小开李国芝的花花世界
华山路江苏路路口的长宁区卫生学校的院子里,有一栋灰白色的漂亮洋房,当年是李鸿章的侄孙李国芝(字瑞久,1897-1940,李鸿章三弟李鹤章的孙子)的房产,他在里面办过俱乐部,开过赌场,还办过一个李树德堂广播电台,专播京剧节目。他的房子不仅这一栋,从这个路口沿江苏路方向延伸,有好几栋豪宅都曾是他的。靠近江苏路延安路路口的那栋大花园洋房,直到前些年建延安路高架时才拆掉。
李国芝这么有钱,但不是他自己创业的成绩,而是继承祖业的结果。他天生"命好"--三代人全是有钱的主儿--他祖父李鹤章在李鸿章的淮军队伍里干了一阵子,在攻破太平军的天京(南京)后,不久就解甲归田了(是赌气回家的,因为二哥李鸿章为了避嫌,不给他请功,仗打了好几年,腿上还负了伤,才给了个谁也不会要的甘肃甘粮道官职)。回老家后扛着李鸿章的大牌子,生意自然就好做了,买房子买地建豪宅,忙得不亦乐乎。据说现在合肥市淮河路上作为"李鸿章家族陈列室"的李府,当年就是李鹤章的豪宅,是处三进大宅门。
李国芝的父亲李经馥是李鹤章小的儿子,得宠,得到的遗产多。李国芝的母亲是曾国藩的孙女(即曾纪泽的大女儿),陪嫁也不会少。李国芝是他父母的独养儿子,继承了他们全部的遗产。这还不算,李国芝的夫人也是上海滩有名的有钱人,是盛宣怀的孙女盛毓菊(盛宣怀的大儿子盛昌颐的女儿,还是著名诗人邵洵美的夫人盛佩玉的亲妹妹)。人们说盛毓菊在跟人家打麻将时,手边总是放着一个景泰蓝小罐,里面大大小小地放了很多金刚钻戒指。一旦输了钱,就在小罐里找一个合适的金刚钻递给人家。
如此金山银山堆起来的家境(由此可见,洋务大员们办洋务是有本事,个人敛财也是高手),李国芝还能刻意奋斗吗?娇宠无度,很自然就成了小开。他家的庭院里总是停着七八辆各式轿车,市面上每进口一个新品种轿车,他就立马去买一部。乘新式轿车兜风,当时是很时尚的,跟现在也差不多。
但是,天上掉下来的金山银山总有一天要融化的。果然,到了建国前夕,他家已经没有什么钱了。到他的小儿子李家庞成年的时候,家里差不多已经成了无产阶级了。李家庞决心自力更生,走向社会,报名参了军。他随部队参加过抗美援朝,成了李氏大家族中又一个走向革命的人。
华山路靠近淮海路的地方有一座高大的红砖牌坊,当年是李鸿章祠堂的大门,世称李公祠,现为复旦中学。一百多年过去了,李公祠的大殿居然还没有被革命浪潮所淹没,倒也是个奇迹,尽管大殿内部已经成为复旦中学的校史室。
李公祠是在李鸿章去世之后的1904年,他的忠实幕僚盛宣怀等报批朝廷为之建立的。共有40亩地,前后三进,当年还有花园、碑亭、戏台、荷花池、厢房等。在东花园中,原先竖立着一尊德国人铸赠的李鸿章全身铜像,1949年后,据说在大炼钢铁时化成了铜水。
裕华新村:李经方遗嘱之风波
李鸿章不像他的哥哥李瀚章那样多子多孙,他只有三个儿子:李经方、李经述、李经迈。大儿子李经方实为其六弟李昭庆之子,在李经述尚未出世时,过继给了李鸿章。
李鸿章(坐者左)、李瀚章(坐者右)和他们的儿孙。
后排右起:李经述、李经畬、李经方、李经羲、李经迈、李经叙李经方很有才气,精通五国文字,是个职业外交家,曾担任晚清驻日、驻英公使(大使),还陪同李鸿章出使西方列国,跟着李鸿章干了一辈子倒霉的晚清外交,处处遭人唾骂--李鸿章甲午战败后奉命赴日乞和,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是他陪去的;李鸿章在日本挨了枪子,回国后在家养伤,那割让台湾的签字,是他这个替身前去在海上签订的;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时,英国人主张李鸿章趁乱拥兵自立,甩开慈禧那个搞不清楚的老太婆,李经方极力赞同,而父亲老李却不同意……总之他觉得挺委屈,跟在父亲身边,自己一身的学问全都用来丧权辱国了。
辛亥革命之后他在上海当寓公。由于他外语好,通五国文字,又当过驻外公使,善于跟外国人打交道,就把外国人口袋里的钞票狠狠地捞了一把。他曾发过两次洋财。其一是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在打仗,一些英国商人便到东方来求发展。李经方看到外国人喜欢在黄浦江边造厂、建码头和货栈,就抢先以很低的价钱,买下了几百亩位于现在老杨浦一带的江边荒地,然后再以几十倍的价格卖给了英国人。后来英国人在那儿建起了英联船厂,还发行过股票。还有一次是买古董,卖给了瑞典太子,一次就捞了28万美金。
李经方妻妾成群,除了原配夫人和一继室都是四川总督刘秉璋之女外,还有侧室5人,另外还有两位外国太太,一个是英国人,一个是法国人。英国太太居上海安庆路,法国太太曾居芜湖。英国太太生的儿子叫李国焘,字子厚,又字厚甫,当过上海邮政局局长,当年就住在富民路上的裕华新村。
李经方在上海拥有大量房地产,据说一条四川路,半条是他的。他妻室太多,遗产的分割就成了大问题。1933年,他亲笔写下遗嘱(是一件长达三米、宽一米的宣纸写件),上面列举了他那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财产,也明文规定了后代中哪一房、哪一人分得的数额。这份遗嘱原件就收藏在他的大儿子李国焘手里。李国焘去世后由李国焘的小儿子李家骁继藏。其实就是件纪念品,因为1949年后原先的财产基本都没有了,李家骁全不放在心上。
可是"文革"后有一天,哈尔滨市公安局派人来了,明说就是要找这张遗嘱原件,说是这里牵涉到一件有500万英镑的大案!把李家骁吓了一跳。
人们把这张皱皱巴巴的遗嘱原件("文革"中被抄家抄走,落实政策时发还)细细通读一遍,果真在后倒数第四条,发现了问题。那一条写道:"吾在少至老陆续存入一大(行名)银行之款,不计其数,皆无存券。数十年来本利未尝计算,亦不知有若干万。但此银行永远存在,不致倒闭停歇,亦无人可以冒领、盗取。凡吾名下之款,吾子孙将来有德者,该行当然付给;无德者,亦无从妄取分文。吾后人其各好自为之,此时吾固不能亦无从预为之支配耳。"
这段话说的扑朔迷离,恍恍惚惚,似有似无,但是,远在哈尔滨的公安局怎么知道的呢?原来,李经方晚年住在大连,1935年在大连去世,生前有一个管家为之管账,这个存有500万英镑的存折就在管家手里,遗嘱里说的那家大银行指的是英商汇丰银行。1949年后管家去世了,存折落在管家儿子的手里。管家的儿子一直不敢说,直到他因事入狱,为了将功补过,早点出狱,才把此事说出来。可惜等他出来,那存折已经被造反派抄家抄走了,至今不知下落。哈尔滨公安局找不到存折,就来上海找遗嘱。
李经方的遗嘱证实了的确有这么一个存折,但是,如今在何方?李家骁听着有点头晕,像是在听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为何上海老人说"半条华山路是李家的"?
黄浦江边的聂家花园经历过怎样的风雨?
步入曾经的海派大宅门,不带偏见地发掘和品味,自会感到趣味无穷。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8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网站更新速度:9分
使用便利性:4分
书籍清晰度:3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是否包含广告:9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9分
稳定性:3分
搜索功能:6分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服务好(609+)
- 快捷(533+)
- 中评多(299+)
- pdf(610+)
- 书籍多(364+)
- 已买(376+)
- 小说多(358+)
- 格式多(578+)
下载评价
- 网友 堵***洁:
好用,支持
- 网友 辛***玮: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国***舒: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潘***丽: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濮***彤: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詹***萍: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焦***山:
不错。。。。。
- 网友 冷***洁: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相***儿: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邱***洋: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敖***菡: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喜欢"上海望族·海派文化典藏(为何上海老人说“半条华山路是李家的”?黄浦江边的聂家花园经历过怎样的风雨?步入曾经的海派大宅门,不带偏见地发掘和品味,自会感到趣味无穷)"的人也看了
快乐手抄报设计图文资料库 实用版 河南美术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最新农村土地承包法100问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三国演义 连环画收藏本(全60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刘薇 IELTS雅思标准词汇3800 第二版 剑桥雅思考试核心词汇真题词汇单词书 常考词汇核心短语可搭新东方乱序版刘洪波阅读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牛津英国历史辞典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四世同堂 老舍著 国学经典名著彩绘版 布面精装书现代文学作品集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文学名著/图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9787513106474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9787565407543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到坦桑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2021河南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专用教材·综合基础知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 同步人教版课堂同步练习 小学生3年级上册附带单元期末模拟测试卷子 数学教辅资料书习题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了不起的盖茨比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思想本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群书治要译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名刀的历史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贿赂犯罪分层式罪名体系研究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2009语法与词汇、完形填空、口语交际专项应试高分突破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手斧男孩系列全套6册纽伯瑞儿童文学大奖小说三四五六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冒险探险故事成长 凤凰旗舰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0-3岁婴幼儿生长发育与心理发展概论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双边税收协定对合伙企业的适用研究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3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9分
文字风格:5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7分
思想传递:8分
知识深度:9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5分
章节划分:5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5分
情感共鸣:9分
引人入胜:9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8分
事实准确性:5分
文化贡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