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安达,里斯本,天堂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罗安达,里斯本,天堂 罗安达,里斯本,天堂精美图片](https://img3m3.ddimg.cn/55/4/29417113-1_h_1705476031.jpg)
罗安达,里斯本,天堂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殖民帝国的活人废墟 梦想国度的幽灵公民 没有身份的流浪者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葡萄牙籍安哥拉裔作家贾伊米莉亚·佩雷拉·德阿尔梅达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段关于希望与悲观、失去与救赎的故事,获得2019年葡萄牙语海洋文学奖。
卡托拉和阿基里斯父子俩从安哥拉的罗安达到葡萄牙的里斯本寻求治疗,却发现身处不幸之中。两人忍受着宿疾折磨、债台高筑的生活,在与留在罗安达的家人的书信电话往来中,隐瞒着艰难求生的境况。在老卡托拉曾幻想过上千次的城市的边缘,在一个被松树林包围的山谷里,他们终于找到栖身之所,并结识一位朋友。这份友谊能否将父子拯救?“两个灵魂惺惺相惜,整个世界虽然没有因此改变,但是每一处微小方寸都不同以往。”
小说以第三人称视角叙事和人称书信电话往来推进,充满人物的幻想和沉思,藏有大量隐喻和伏笔,语言克制,感情丰富,为读者带来极具美感和沉浸感的阅读体验。贾伊米莉亚的创作聚焦种族、性别和身份等问题,在这本书中她对后殖民世界的幻想和幻灭进行了讲述。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葡萄牙籍安哥拉裔散文家和小说家,1982年出生于罗安达,在里斯本附近长大,获得里斯本大学文学理论博士学位。她的作品聚焦于种族、性别和身份问题,致力于寻找解决个人困境的方法。自2015年部小说《这头鬈发》出版以来,她就声名鹊起,2018年获得葡萄牙文化部颁发的国家写作奖。《罗安达,里斯本,天堂》2019年获得葡萄牙语文学奖项——海洋文学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塞韦里诺的婚礼是那些年的高光时刻。这位建筑工地的瓦工时年十九岁,双亲故去。教父卡托拉受邀做证婚人。他穿着洗过的衬衫和刷洗过的灯芯绒西装主持仪式,将家长的庄严赋予婚礼。他在头发上抹了半瓶古龙水,用可可脂擦拭额头,甚至磨了折刀,为了把胡须刮得更干净。
婚礼在圣芭芭拉小教堂举行,教堂当时还不过是通往切拉斯路上五号街区的一座预制板房。新郎教父用五百葡盾和一把从罗安达带来的音叉,同一个金银器贩子交换了一条带角坠的镀金银项链,送给新娘作为彩礼。新娘的表亲们如同对待家人一般招待新郎和教父。卡托拉和娜塔莎应着乌尔巴诺·德卡斯特罗的歌声在金泽车库里跳起婚礼开场舞,赢得众人的掌声、口哨声和欢呼:“卡托拉太牛了!卡托拉太牛了!”
之后,教父对着炖肉、炸肉饼和丽塔做的油炸面圈大快朵颐。孩子们用龙舌兰酒把他灌醉,在舞池中将他高举,仿佛他是轿子里抬着的圣人。新郎将其安顿在一张旧沙发上,在为他盖上毯子时,听到他这样说:“塞韦里诺先生知道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像吗?对啊,你当然不知道。”欢庆一直持续到清晨。卡托拉醒来时仍然睡眼惺忪,看到满脸眼眵的孩子们倒在披头散发的老妇身上睡觉。新娘坐在角落的啤酒箱上,头冠歪斜,瘫倚着沾满灰尘和酒渍的裙摆。时值周日,妇女们点燃炉灶做饭,人们在火边烤鱼,吃着香肠炒蛋,把音箱接上发电机,欢庆再次开始,一直持续到周一清晨。结束欢庆后,新郎的工友们直接去建筑工地上工。他们意犹未尽,围绕婚礼这个话题讨论不休。
章
如果将一个故事比作一只动物的身体,那么它可以从脚踵讲起。
卡托拉·德索萨的小儿子左脚踵生来畸形。父亲给他取了一个古希腊名字:阿基里斯,试图诉诸传统来决定他的命运。“生在特洛伊人地盘上的希腊人,总好过生在狮子地盘上的羚羊。”阿基里斯受洗那天,他举起男孩自我暗示。孩子将两根手指含在嘴里,擤擤鼻子,好像是对他表示赞同。来宾们举起啤酒杯高呼:“前进!”父亲托着男孩臀部,用手抓着他的脚踵掩饰缺陷。人们照常吃喝庆祝,仿佛婴儿的脚踵完美无缺。卡托拉是罗安达玛丽亚·皮亚医院的一名高级助产士。他如同一个暴躁的独裁者,为家人注射疫苗和抗生素,但却无法掩饰这一事实:阿基里斯的宿疾如同生命中的一根刺,让他感觉如芒在背。在前途无量的青年时期,他就升为了莫萨梅德斯今称纳米贝,是安哥拉西南部的城市,该国纳米贝省的首府。(本书注释皆为译者注)的省医院急诊室主任。后来举家搬迁到罗安达,但他认为这是个失败的抉择。
关于自己的儿子,他对朋友们夸夸其谈以掩饰其缺陷,过分的狂热反而招致了他人睨视。看着婴儿爬行,父亲隐约可见他成年后的模样。如今儿子承载着勇敢的卡托拉家族的血统,他们因涉水过河、穿越烈火和亲手杀死野兽而闻名遐迩。身边别无他人的时候,父亲看到孩子步态蹒跚,不禁为他的病祸长吁短叹。踏上走廊的地板,阿基里斯就因病祸而衰老。
如果儿子在客厅门口对他微笑,他则需要克制冲动,不去向那个肚子鼓鼓的小家伙敬军礼。阿基里斯穿着尿布在公寓里爬来爬去,他渴望迅速长大,也渴望被生命——受失败身体拖累得衰老而痛苦——彻底吞噬。父亲因为阿基里斯,在家里也得摆出社交中的郑重派头。男孩好像身负某种智慧,在沐浴后卡托拉为他擦拭椰子油润肤的身体里承载不下。无论是在前厅的蕨类植物旁,还是在厨房门口的电话桌下出现,阿基里斯在父亲看来都是过失的产物,生活和战争的列车将从他身上碾压而过。阿基里斯的表姐妹和姐姐对这个全家的幺儿照料有加,她们把他抱到格洛丽亚面前的时候,卡托拉看着儿子不禁动情,同时也苦恼不已:儿子无论如何成不了王子,只当四个月不行,在青春年华也不行,天啊,哪怕他把葡萄牙语繁复到残忍程度的语法学会也不行。
天生缺陷将男孩推向一个谜团,将卡托拉拒绝在外。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过去都无法言之凿凿,那么卡托拉—— 一位上当受骗的可怜雕塑家——更不可能说得清他所创造的生命是怎么回事。病祸或许是与生俱来,但是由此带来的谕告却切实可见。如果儿子生有残陷,那么就不是他的种,尽管是由他创造。无论父亲还是患病的母亲,都无法参与孩子的未来。在阿基里斯的人生中,父母不过是收到不明包裹而不知所措的收件人。
卡托拉站在露台上,置身于黏腻的湿气中,扪心自问到底是哪里做错了。回忆没有给他任何帮助,也许上帝想要通过发送残品传达什么信息。阿基里斯裸露着肚子睡在沙发上。父亲苦恼不已,思索着儿子是不是他人生命的结晶,到来只是为了让他担惊受怕。
卡托拉抽着烟,望着广场对面缠着头巾的卖鱼妇女。她们把鱼摆在铺着血水淋淋冰块的盆子里,叫卖道:“喂,竹荚鱼……喂,竹荚鱼……喂,竹荚鱼……”膝盖脏兮兮的孩子们沿街而行,似乎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他们踉跄的双腿仿佛不属于自己。在低处楼房的一间公寓里,煮着斑豆的高压锅在一首多米尼加情歌的回荡中吁吁作响。在罗安达这个雾蒙蒙的清晨,天空没有派来任何一只苍蝇与他分享忧愁思绪。也许不是他要如同怀抱一个问号一般,全心照料阿基里斯,而是儿子为了替父亲担当,来到他的生命中。
第二章
在医院里,经过病情评估、惊吓和一再拖延之后,父亲得到答复:如果儿子在年满十五岁——也就是1985年——的时候做手术,脚踵就会得以治愈。在所有人对手术日期的盼望中,孩子逐渐长大,但在卡托拉看来,这个日子却染上了不祥的色彩。他无法解释缘由,因为自己的身体还如钢铁一般强健。男孩每长大一岁,家人都庆祝他离得以治愈的年龄又近一步,尽管没有人预见治愈意味着经历多少磨难。仿佛1984年一过,男孩就会完美无缺地行走。
在孩子人生的初五年,全家经历了母亲格洛丽亚日益严重的瘫痪,也见证了国家独立安哥拉原来被称作葡属西非,是葡萄牙经济价值和富庶的殖民地。1482年葡萄牙人侵入,1576年以罗安达为据点不断向南部和内地扩张。1884年至1885年举行的柏林会议上,安哥拉被划为葡萄牙殖民地。1922年,葡萄牙派军队占领了安哥拉全境。1951年开始,安哥拉改成葡萄牙的一个海外省。1961年1月开始,安哥拉人展开实际反抗行动。1975年11月10日,后一批葡萄牙军队撤离安哥拉;11日,安哥拉宣告独立,成立安哥拉人民共和国,结束了葡萄牙人五百年来的殖民统治。日益迫近。卡托拉在身体每况愈下的妻子床边度过了这五年。他像闪躲街上的流浪汉一样,对政治避而不谈,甚至到了把手榴弹爆炸误认为血压测量泵运转的地步。格洛丽亚自1970年初就卧病在床,她在内心某处还保留着二人美满婚姻那些年的记忆。在一座应有尽有的平层别墅,在一个闷热房间的阴凉处,丈夫施膏一般为诞下男孩的圣骨匣擦洗身体,尽可能挽留她垂危的躯体。她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身在何处。她的记忆还滞留在葡萄牙帝国时期,就像一块被曲别针钩住扯破的刺绣花布。也许她梦到卡托拉开着福特车带她在海滨兜风,或者是自己打扮得雍容华贵,按时出门和朋友见面——她戴着蕾丝手套,穿着细高跟鞋,是被白桥酒店接纳的黑人女孩。
父亲将浑身赤裸的孩子放在母亲身上,孩子向她的脖子爬去寻觅乳房。男孩用两只小手捏着干瘪的乳房,舔了舔母亲的鼻子,弄得她打喷嚏。他把手伸进母亲嘴里,拉着她的舌头,弄得她直咳嗽。“阿基里斯,叫妈妈。”父亲教他。他却一再重复着“抓……抓……抓抓”。
格洛丽亚在床上不停颤抖,不住地说着梦话。军队在街道上列队,汗如雨下,她则呻吟着要香蜂草茶……流苏花边……可口可乐……番石榴酱……或者哼出一曲羔羊颂。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殖民帝国的活人废墟 梦想国度的幽灵公民 没有身份的流浪者
写尽失去故土的现代城市隐形居民的孤独、茫然和绝望
2019年海洋文学奖获奖作品
★后殖民主义文学代表作
★葡萄牙语版的布克奖——海洋文学奖获奖作品
★讲述被边缘化的黑人移民的真实生活,记录“他者”的苦难和声音,展现非裔女性作家眼中后殖民世界的幻想和幻灭。
★反映失去身份、处于错位和流浪状态下的现代文明社会隐形人的生活常态和真实心态。
★描绘葡萄牙对移民歧视、拒斥和漠视的现状,揭示业已衰落的前殖民帝国根深蒂固的社会病症。
媒体评论
佩雷拉·德阿尔梅达的故事是由潜力驱动的,它愿意自相矛盾,并提供只是暂时的答案或终点。这些句子的形式,以及作品的整体形式,都反映了内容。当我们不完全属于一个特定的地方,或者也许更准确地说,当我们同时处于两个地方,当家或归属是一个永恒的问题时,我们能去哪里? 另一个自我的问题,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无法回答、无法解决的问题。生活中发生了太多偶然的、不可预测的、无止境的、任意的事情。当我们活着的时候,我们只记得那些允许我们继续前进的东西,我们就失去了在另一个国家面临具体约束的自我。我们(往往)根据现有的时刻来构建,(因为)我们只能从现处的自我的角度来评估生活。或者正如贾伊米莉亚所说:“记忆是一个煽动者:它不允许我们选择我们看到的东西;它滋生于一种诱惑,即让我们不再是原来的自己。”
——《洛杉矶书评》
前言
《罗安达,里斯本,天堂》
译后记
2019年12月5日,在巴西圣保罗举办的海洋文学奖颁奖仪式上,葡萄牙籍安哥拉裔女作家贾伊米莉亚·佩雷拉·德阿尔梅达凭借2018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罗安达,里斯本,天堂》在一千四百多部参选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头奖。海洋文学奖是葡萄牙语文学世界中重要的奖项之一,被视作葡萄牙语的曼布克文学奖。在《罗安达,里斯本,天堂》的授奖词中,评委会指出:“这部长篇小说讲述了父子俩从罗安达到里斯本的旅程,两人的终目的地是里斯本市郊的天堂贫民窟。贾伊米莉亚·佩雷拉·德阿尔梅达通过生动的语言,对后殖民世界的幻想和幻灭进行了饱富感情的讲述。”
此前,这部长篇小说已经于2019年3月在葡萄牙获得2018年伊内斯·德卡斯特罗基金会文学奖,又于8月在葡萄牙获得2019年埃萨·德凯罗斯基金会文学奖。其作者贾伊米莉亚·佩雷拉·德阿尔梅达于1982年出生于安哥拉首都罗安达,之后随家人搬迁到葡萄牙生活,在首都里斯本的卫星城奥埃拉斯市长大。在罗安达和里斯本两座城市的不同经历赋予作家创作的灵感,而来自葡萄牙前殖民地安哥拉的移民者身份又引发作家在作品中对边缘群体的流散状态进行探讨。她于2015年凭借长篇小说《这头鬈发》初入文坛,崭露头角。在这部具有自传色彩的处女作中,作家混杂了小说和散文两种文学体裁,以自身一头黑人标志性的鬈发为出发点,以小见大,用移民者的亲身经历串连起前宗主国葡萄牙和前殖民地安哥拉的历史。
不同于处女作明显的自传性笔触,在第二部长篇小说《罗安达,里斯本,天堂》中,作家在叙事中抹除自我,用第三人称讲述他人的故事,以三段人生再现病患家庭的普遍经历。1970年,在尚处葡萄牙殖民统治下的安哥拉首都罗安达,助产士卡托拉·德索萨迎来家族勇敢血统的继承者,不料男婴生来左脚踵畸形,因而得名阿基里斯。父亲对其寄予厚望,希冀纵使儿子身有缺陷,也能像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一般顶天立地。祸不单行,诞下男婴之后,昔日泼辣跋扈的妻子格洛丽亚一病不起,卧病在床,性情大变。受妻子和儿子病情所累,卡托拉放弃了优渥的工作,在家行医,生活彻底改变。诊断如同一则谕告:男孩在年满十五岁时进行手术治疗,脚踵将得以痊愈。全家在漫长的等待中,见证了安哥拉的独立,还有男孩在冷眼和嘲笑之中的成长。日复一日,家中曾经的欢乐和生气勃勃被一种不祥的死气沉沉所取代,境况江河日下。
安哥拉独立将满十年时,阿基里斯终于在父亲的陪同下踏上治疗之旅,飞越撒哈拉沙漠,来到代表进步的城市——前宗主国的首都里斯本。告别自己的段人生,卡托拉期待作为葡萄牙公民得到前宗主国的承认,掩埋不堪的过往——当年自己以效忠殖民者、放弃自己的民族语言、学习葡萄牙语这门外语为代价换取“同化人”身份。手术效果不理想,卡托拉在脑海中设想多次的葡萄牙治疗之旅变成有去无回的长驻。以象征全新开端“晨曦”为名的阿尔沃尔矫形医院没有使阿基里斯恢复正常行走,却让卡托拉翘首以盼的第二段人生夭折。曾经在安哥拉共事的产科医生葡萄牙人巴尔博扎·达库尼亚在敷衍接待父子后便不见踪影,昔日四手联弹般的默契照应荡然无存,交付给他的葡萄牙国籍申请文件也石沉大海。积蓄用光,债台高筑,卡托拉廉价出卖劳动,以在建筑工地打零工艰难维生,和儿子靠着残羹冷炙勉强充饥。他漫无目的地在城市里游荡,在罗西奥广场、堂娜玛丽亚二世剧院、奥古斯塔街凯旋门等地标景点留下足迹,但是始终没有得到城市的接纳,只能在普拉泽雷斯墓园获得些许慰藉,期盼在不再受到身份地位束缚的逝者之间享受平等的对待。阿基里斯为期五年的会诊以失败告终,一场火灾将父子俩寄身的科维良旅馆烧毁,他们只能放弃带来无数失意和绝望的里斯本,搬往市郊的贫民窟栖身。
名为“天堂宅院”的社区却是一个棚屋组成的贫民窟,这是巨大的讽刺。作为没有合法身份的移民者,父子二人生活惨淡。加利西亚人佩佩的出现为他们带来了一丝暖意。这位热情慷慨的酒馆老板成为卡托拉的朋友,同是背井离乡的相似经历拉近了二人的距离。茹斯蒂娜带着女儿内乌莎短暂造访,使父子二人不堪的生活重回正轨。夏日结束,女儿和外孙女返回正处内战的动荡祖国,卡托拉的快乐和幸福也随之消散,生活重归混乱,只能借酒消愁。因吸烟不慎引起的火灾将父子俩居住的棚屋化为灰烬,他们暂居佩佩酒馆后的棚子,在朋友的帮助下筑建新窝。卡托拉和佩佩投身棚屋重建工程,友情得以升华。新家建成,两人想要将共同奋斗的羁绊延续下去,于是转而为养子一般亲密的邻居男孩尤里规划人生,期盼由他代替自己实现未竟的志业。身为黑人,尤里在学校遭到歧视,虽然厌倦学习生活,仍按照两位养父般的长辈设计的人生单调度日。内心的叛逆将他推向未知的深渊,在好奇心驱使下,他拉动在佩佩的藏品中发现的手榴弹螺栓,随即被炸得血肉模糊。痛失亲昵胜似亲生儿子的尤里,佩佩一时间无法承受,备受打击,以自缢终结生命。卡托拉失去了在异乡亲密的朋友,抛却了曾经那些骄傲的幻想,终接受了自己背井离乡、失去故土的现实。
小说标题中的三处空间标示着主角的三段人生。罗安达代表着体面尚存的过去:卡托拉由于助产士的职业和同化人的身份,在葡萄牙殖民的安哥拉社会还能够享受高于平民百姓的生活。他本来期待着儿子的降生延续家族的荣光,却因为阿基里斯左脚踵的缺陷,生活彻底改变,万劫不复。阿基里斯出生后,全家悲剧接二连三,妻子卧病在床,女儿未婚先孕,生活每况愈下。卡托拉期待着阿基里斯年满十五岁时能通过手术治愈脚踵,于是在漫长的等待中迫切盼望埋葬自己的段人生,亲手终结儿子降生后急转直下的境况。里斯本代表着昔日虚妄幻想中的未来:通过一趟梦寐以求的前宗主国首都之旅,卡托拉不仅希望残疾的儿子恢复成正常人,也期待自己能够作为葡萄牙的公民得到该国的承认。不幸的是父子二人在这座多次幻想的城市受尽了冷遇和排斥,不仅得不到合法的居留身份,还要面临手术失败、人财两空的现实。卡托拉希冀抹除自己的安哥拉之根,渴望融入帝都社会,成为受人承认的葡萄牙人,开启自己的第二段人生,却以一事无成的彻底落败告终。天堂宅院则是冷酷现实中仍要艰难存续的当下:父子二人沦为工地建筑工,廉价出卖劳动换取微薄的报酬。同是背井离乡的朋友佩佩善良接济,为卡托拉绝望的生活带来些许希望。即使棚屋遭受火灾,不得不寄人篱下,卡托拉仍然心怀憧憬,在新窝建造中和佩佩紧密配合,苦中作乐,友情进一步加深。尤里意外身亡,佩佩悲痛自绝,在微弱的光亮后接踵而至的巨大绝望使得卡托拉认清现实,抛却昔日荣光带来的无形桎梏,接受无法借由永居葡萄牙飞升天堂、只能将天堂宅院作为归宿的人生。他尚未放弃生命,以在悲惨世界中的艰难生存继续同生活抗争。
小说标题中的三处空间按照字面看来本该象征着主人公节节高升的命运,结果却充满了波折起伏,“天堂”更是对处于过往和幻想中的未来之间的现实的巨大讽刺。卡托拉和阿基里斯父子俩在三处空间中处于游移状态,主观设想或客观被迫的长居被各种意外打断而无法持续:为了手术治愈脚踵而告别安哥拉,有去无回;手术不利,被迫滞留里斯本,却因为社会排斥、合法身份不得和自身贫困放弃帝都永居;寄身贫民窟,在此收获友谊,却因为朋友自尽失去在天堂宅院继续生活的理由。在一定程度上,两次大火和一次爆炸作为催化剂,加速推进了故事的进展和父子二人的迁移:他们在里斯本的生活本来就无以为继,又逢科维良旅馆失火,于是顺利成章离开不属于自己的城市,迁往市郊的贫民窟。天堂宅院居住的棚屋失火,在佩佩酒馆后的棚子暂居,在其帮助下重建房屋,并达成心灵契合、灵犀相通。尤里拉动手榴弹螺栓的意外爆炸强行终结了卡托拉和佩佩二人共同设计的人生规划,导致他们相隔两界,卡托拉在天堂宅院短暂的幸福和快乐戛然而止,不得不另寻活路。
在三段人生轨迹的描绘中,叙事展开缓慢,夹杂大量哲思论述和人物心理描写,总体呈现线性推进的叙述中多次发生时间跃迁,不乏闪回和闪进,人物的幻想和其所处现实模糊了边界,颇具意识流色彩和蒙太奇特征。大段平缓的情节过后,往往是接二连三的起伏意外,造成强烈的震撼。但是在悲惨致郁的氛围之中,又有小确幸不时闪现,给予些许慰藉。突兀之处经常是作家埋下的巧妙伏笔,在后文作以呼应,谜底揭开时令人恍然大悟。全书的写作语言经过精心打磨,犹如一张精美的织布。盘根错节、枝蔓丛生的长句和寥寥几笔、急促有力的短句有机结合,书面语言和口语元素交织,第三人称全知叙事和人称书信、电话通信交替推进。克制的叙事夹杂几次急转直下,压抑的感情急速爆发,如同万花筒一般炫目,为读者带来眩晕的阅读美感。
初次迻译一部二百多页的长篇小说,难免如履薄冰,瞻前顾后。深知水准难以自始至终稳定保持,也了解应该在起承转合之处合理分配相应的精力。由于同主人公部分重叠的人生经历,在阅读时多次情感共鸣,不由悲从中来。之后,在错综复杂的语言迷宫之中找寻阿里阿德涅之线,将大段落的长句条分缕析,拆解后重新拼合,尝试理清埋藏在文字之间的草蛇灰线,企图将伏笔和隐喻以易读的方式尽量还原。在一个个挑灯苦战的夜晚,在一次次文本细读之中,有挫败失落,有迷茫怀疑,更多的是经过苦思冥想终于解开一处处谜题时收获的成就感,也因此感受到为喜爱的事业倾注力量时生命所迸发的巨大能量。
感谢耐心读到结尾的读者。不足之处,恳请方家不吝赐教。将全书译文献给远去的母亲,对于生养之恩谨表谢忱。我会继续阅读、翻译、写作、经历、体验,于守望之中在人世间笨拙地找寻生活的意义。
桑大鹏
盛夏于鸟瞰书屋
书籍介绍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7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8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是否包含广告:7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4分
稳定性:3分
搜索功能:9分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无颠倒(328+)
- 强烈推荐(591+)
- 引人入胜(198+)
- 格式多(105+)
- 全格式(484+)
- 收费(503+)
- 字体合适(160+)
- 少量广告(115+)
- 愉快的找书体验(591+)
- 体验差(499+)
- 二星好评(645+)
下载评价
- 网友 芮***枫: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索***宸: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郗***兰: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冷***洁: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寿***芳: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融***华: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孔***旋: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冯***卉: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方***旋: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晏***媛:
够人性化!
- 网友 訾***晴: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石***致: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喜欢"罗安达,里斯本,天堂"的人也看了
分析化学操作技能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直通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青少年读本草纲目 全4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四库未收子部珍本汇刊.13校正古本入地眼图说 手工宣纸线装竖排辜托长老寻龙点穴拔砂纳水立向古代堪舆风水正版书籍郑同校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德国公司法案例研习(第四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速发】煤与甲烷共采学导论 李树刚,林海飞编著 科学出版社 9787030427823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罗曼诺夫王朝的衰亡(利物浦大学俄罗斯历史教授、《斯拉夫和东欧评论》创办人、大英帝国勋章获得者伯纳德?帕尔斯代表作品)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组织学与胚胎学(供护理助产相关医学技术类等专业使用十三五高等教育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多媒体融合创新教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电子技术基本功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中国古代画派大图范本 海上画派 任伯年 三 母子平安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血液学检验实训指导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市场营销学/朱嫒玲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摄影水平跨越性提升的320个致胜技巧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中国话剧的诗化传统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银行招聘考试职业能力测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9787544529235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经史百家杂钞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国家品牌生产力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与治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 新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6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5分
文字风格:8分
语言运用:5分
文笔流畅:5分
思想传递:9分
知识深度:4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7分
结构布局:9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4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7分
沉浸感:6分
事实准确性:6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