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中国研究·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正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海外中国研究·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正版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海外中国研究·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正版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海外中国研究·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正版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海外中国研究·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正版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海外中国研究·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正版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海外中国研究·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正版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海外中国研究·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正版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海外中国研究·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正版 kindle格式电子书
内容简介:
夹江县是四川境内的山区,地处成都与乐山之间。传统上,当地居民利用当地自然产出的毛竹为原料从事手工造纸谋生,并围绕这一核心技能形成特定的亲属关系网络和社区组织形式。进入20世纪以后,夹江的手工造纸技术面临着一系列重大冲击,改朝换代、战争、革命、集体化、现代化的理念和建设实践、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这些发生在“城乡鸿沟”宏观背景下的每一项重大社会变革都促使造纸人在技术层面和社会层面上重新定义身份认同。本书追踪了知识分配在一个世纪内的变迁,这导致了对技能的控制权大量地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初级生产者转向管理精英,从女人转向男人。在作者看来,造纸技能是一种资源,是分配和争夺的对象。作者从这一独特的角度出发,从一项传统技艺个案入手来介入对大问题的思考:革命、建国以及市场化等现代化进程如何改变着20世纪的中国农村。
书籍目录:
表格、地图、图片目录 1
度量衡及货币 1
致谢 1
导论 1
技艺娴熟的农民 5
社会组织与技能生产群体 7
“农民性”(peasantness)的模式 9
两种类型的“去技能化”(deskilling)13
技能的本质 16
田野调查及资料情况 21
本书的结构23
一、 定位技能 25
造纸技术 27
造纸的劳务量需求 34
劳动的性别分工和代际分工 36
家庭劳力的补充、培训和管控 37
雇工的招募、训练和管控 42
劳务交换与互助原则 44
公开和保密 46
性别与技术的宗亲控制 47
夹江造纸业的技术定位 49
二、 夹江山区的社区和宗族 51
居住区 54
保甲制 58
袍哥会 59
宗教组织 60
暴力与权力 62
造纸地区的亲属关系 64
夹江的正式亲属组织 67
辈分顺序 70
亲属关系派上用场 72
技能的共同体74
三、 阶级与贸易 76
“大户”:石子青的作坊83
阶级与拥有土地 85
市场86
信贷 92
造纸区的市场和社区95
四、 从匠人到农民 101
纸匠与清朝的国家 105
清代的工艺控制和自我管理 107
民国初年利益代表模式的变迁 109
1936—1937年和1941—1942年的粮食危机 114
帝国主义与“中国手工业的崩溃” 116
槽户——改革的阻挠者 118
自上而下的改革 120
自下而上的改革 123
五、 社会主义道路上的造纸人,1949—1958年 125
工业改造与社会主义国家 126
造纸业重组:规划与当务之急 128
造纸地区的土地改革 131
向集体造纸过渡:1952—1956年 138
踏入国营部门 140
合作社下的生活 141
对技能的提取 142
专家说了算 145
六、 “大跃进”、饥荒与农村的“去工业化” 149
恢复…… 152
……再次衰退 156
对手工纸的需求 159
挖竹根 161
在生产队管理下的生活 162
夹江的产业化和去产业化 164
七、 家庭生产的回归 167
回归到家庭作坊 169
家庭作坊的巩固 171
一个小型技术变革 172
家庭、政府和技术变革 176
石堰的纸张生产:一个案例 177
改造过的家庭作坊 178
雇工 183
换工与互助 184
八、 改革时期的纸张贸易和乡村产业188
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游击贸易 189
石荣轩 190
石胜新 191
石威方 192
彭春斌 193
从“行商”到“坐商” 194
商人与槽户的关系 195
乡镇与农村工业化 197
盲目发展:石堰的乡村企业 198
乡镇企业发展的得与失 202
行政和经济上的分化 203
家庭工厂 204
专有技术 206
2000年以来的变化 207
九、 加档桥石碑 210
石碑 212
对亲戚讲辈分 217
中国后改革时代的亲族关系、职业和身份认同 222
结语 224
国家的视角,市场的嗅觉 229
坚壁起来的公用资源236
附录一 238
附录二 242
文献资料目录244
译校后记269
作者介绍:
艾约博(Jacob Eyferth,1962-)
美国芝加哥大学中国现代史专业副教授,东亚语言文明系系主任。2000年在莱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在牛津、哈佛和罗格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20世纪中国农村社会史,以及关于工作、技术、性别和日常生活的历史。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基于台共同的生活方式和消费品味而形成的认同感,是保留给富裕且受过良好教育的城里人的。农民只能靠血缘和地缘来寻找归属感。
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手工造纸主要通过生物程序分解木质素,让植物纤维稀松。而新型高压蒸锅采用高强度化学物,产生大量高浓度污水。山区河流因此变成黑色,上面覆盖着厚厚一层白色泡沫。山区的水是平原地区稻田的灌溉用水,自80年代起,农民们便抱怨并投诉蒸锅污水造成农作物死亡,县政府对这些抱怨置若罔闻,但即将竣工的三峡大坝引起省政府和中央对长江及其支流水质的关注。于是,一个减污治污的十年计划得以通过,长江上游所有造纸及其他重污染企业如果达不到严格的质量标准,就要紧急叫停。
原材料使用方面,夹江在中国五六个造纸地区中是个例外。其他手工纸产业都以使用一种传统的原材料而自豪:安徽泾县,宣纸的故乡,使用一种特殊的长秆水稻的稻秆和榆树皮,两种材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浙江富阳使用竹子;河北迁安使用桑树皮。相比之下,河东的造纸者们将莎草、新鲜竹子、麻类植物、棉花以及树皮的较长弹性纤维与干竹子或者废纸中的较短的、吸收性强的纤维结合起来。
这些年来自四川的两个轶事性质的观察可以很好地表明城乡之间的鸿沟之深:在20世纪80年代末,因为营养不良,18岁的农村小伙子其身高要比城市同龄人矮8厘米。这一事实把他们标记成两种不同类型的人。农村人难得有一次进城的机会,然而马上就会被认出来是农村人。在20世纪90年代,夹江人在祭奠已故亲人时焚烧仿制的城市户口本,以此希望这会让他们来世免于再投胎为农民。
经过二十余年的市场改革,某些分隔城乡世界的壁垒确已日渐消失,但另外一些则原封未动。由农村涌向城市的移民潮的确在大规模地发生(截至2003年,估计有1.4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占当时中国总人口的10%),与之并存的是,这些农民被系统地排除在生活地的公民权体系之外。户口制度原本是要阻止人口迁移,现在则用来让移民者永远也无法进入他们在新居住地的公民权体系,他们以自己的工作为当地的医疗、教育和其他社会服务体系做出经济上的贡献,然而他们却被拒绝享有这些社会保障权利。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央政府就反复宣称要取消户口制度,但是大多数市政府抢在中央改革之先发布了明显地区分和排斥外来人口的规定。直到2008年,专家们认为,那堵将中国农村与城市分离开的“看不见的墙”还留在那里。此外,这种城乡分隔主要不再立足于行政管理上的规则,取而代之的是在修辞建构上将农村人视为准族群上的异类: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必须得容忍这些人留在城市里,但是不能将他们吸收进城市人口当中。在这一看法中居于核心之处的是关于“素质”的讨论:“素质”一词以循环论证的方式被定义为一个人所具有的正面质性,而这正是中国农村大众所缺乏的。就这样,这些帮助建设和维护中国的城市,以自己的劳动支撑着城市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农村人,被永久地放置在价值等级序列的最底端。
毛式发展策略提出的既定目标之一便是减少地区间的不平等,但在夹江产生的效果正好适得其反。为了坚持一种形式上的平等,山区和平原都必须做到粮食自给自足——国家却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剧了不平等,因为平原生态条件好,山区处于劣势。山区叫停了一个充分利用当地劣势环境的产业,却没找到一个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替换方法。几百年来,山区发展出利用贫瘠但不适合农业的土地,生产高价值的工业用品。10亩竹林可以维持一个小造纸作坊一年的运转,10亩农田却不能养活一个家庭。国家对造纸业所采取的措施失败:政府曾经认为,农村产业只能是副业或者补充,是农业“本”以外的“末”。
20世纪80年代的技术改革使得那些年轻、缺乏劳动力和经验的家庭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独立生产纸张。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夹江县是四川境内的山区,地处成都与乐山之间。传统上,当地居民利用当地自然产出的毛竹为原料从事手工造纸谋生,并围绕这一核心技能形成特定的亲属关系网络和社区组织形式。进入20世纪以后,夹江的手工造纸技术面临着一系列重大冲击,改朝换代、战争、革命、集体化、现代化的理念和建设实践、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这些发生在“城乡鸿沟”宏观背景下的每一项重大社会变革都促使造纸人在技术层面和社会层面上重新定义身份认同。本书追踪了知识分配在一个世纪内的变迁,这导致了对技能的控制权大量地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初级生产者转向管理精英,从女人转向男人。在作者看来,造纸技能是一种资源,是分配和争夺的对象。作者从这一独特的角度出发,从一项传统技艺个案入手来介入对大问题的思考:革命、建国以及市场化等现代化进程如何改变着20世纪的中国农村。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3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网站更新速度:6分
使用便利性:8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是否包含广告:7分
加载速度:5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6分
搜索功能:6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azw3(353+)
- txt(367+)
- 无颠倒(420+)
- epub(170+)
- 小说多(237+)
- 可以购买(429+)
- 全格式(595+)
- 图文清晰(544+)
- 好评多(182+)
- 三星好评(379+)
- 简单(201+)
- 无缺页(537+)
- 值得下载(341+)
下载评价
- 网友 薛***玉: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曾***玉: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芮***枫: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车***波: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焦***山:
不错。。。。。
- 网友 谭***然: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寿***芳: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陈***秋: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利***巧: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冉***兮: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曾***文: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石***致: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常***翠: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蓬***之:
好棒good
喜欢"海外中国研究·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正版"的人也看了
2本生物信息学与功能基因组学第三版+功能蛋白质组学技术与方法研究蛋白质功能技术与方法 蛋白质功能分析 研究材料及试剂蛋白质分析和蛋白质组学 分子水平的系统发育和进化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遗传学应用籍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拉萨旅游指南(中国藏学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快捷英语活页翻翻卡 剑桥通用五级考试主题词汇表(KET)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银行信息科技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建筑消防工程管道工实用技术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2016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我爱背诗词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高顿教育备考2022年税务师考试教材 财务与会计税务师做题有方法 赠视频课题库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高考日语突破 知识运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日语编辑室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新世纪的世界海军(海上力量)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万物:限量版珍藏套装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重庆市地图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体育解说论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设计企业BIM实施标准指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跟韩国老师阅读韩语短文:韩汉对照有声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天津专用2020秋季中学教材全解八年级上册全套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人教版初二8年级教材全解同步课本讲解练习复习辅导资料书金星教育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常见婚姻家庭纠纷法官解答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鱼料理:从海洋到餐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自驾游1080个怎么办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电工技术(第3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9分
人物塑造:4分
主题深度:9分
文字风格:5分
语言运用:4分
文笔流畅:8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4分
知识广度:8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5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7分
情感共鸣:3分
引人入胜:9分
现实相关:8分
沉浸感:8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