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作品精选系列:永别了,武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海明威作品精选系列:永别了,武器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纪念海明威诞辰120周年特别出版,“迷惘的一代”经典代表作
内容简介:
美国青年弗雷德里克·亨利在*次世界大战后期志愿参加红十字会担任救护车驾驶员,在意大利北部战线抢救伤员。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亨利被炮弹击中受伤,在米兰医院养伤期间得到了英国籍护士凯瑟琳的悉心护理,两人陷入了热恋。亨利伤愈后重返前线,随意大利部队撤退时目睹战争的种种残酷景象,毅然脱离部队,和凯瑟琳会合后逃往瑞士。结果凯瑟琳在难产中死去。小说通过描述二人的爱情,吟唱了一曲哀婉动人的悲歌,揭示了战争的荒唐和残酷的本质。
《永别了,武器》首版于一九二九年,是海明威早期的代表作,这部作品标志着海明威在艺术上的成熟。
书籍目录:
海明威和他的《永别了,武器》
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作者介绍: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晚年在爱达荷州的家中自杀身亡。海明威的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老人与海》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的地位,为他获得普利策奖(1953年)和诺贝尔文学奖(1954年)起了决定性作用。海明威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他的写作风格以简洁著称,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人称“文坛硬汉”。他对美国文学及二十世纪文学的发展有着极深远的影响。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章
那年晚夏,我们住在乡村一幢房子里,那村隔着河和平原与群山相望。河床里尽是卵石和砾石,在阳光下又干又白,河水清澈,水流湍急,深处一片蔚蓝。部队打房前顺着大路走去,扬起的尘土洒落在树叶上。树干也积满尘埃。那年树叶落得早,我们看着部队沿路行进,尘土飞扬,树叶被微风吹得纷纷坠落,士兵们开过之后,路上空荡荡,白晃晃的,只剩下一片落叶。
平原上遍地是庄稼,还有许多果园,而平原那边的群山则光秃秃的,一片褐色。山里打着仗,夜里看得见炮火的闪光,黑暗中就像夏日的闪电,不过夜里凉爽,让人感觉不到暴风雨即将来临。
有时在黑暗中,我们听见部队打窗下行进,还有摩托牵引车拖着大炮走过。夜里交通运输繁忙,路上有许多驮着弹药箱的骡子,运送士兵的灰色卡车,还有一些卡车,装的东西用帆布盖住,开得较慢。白天也有牵引车拖着大炮经过,长炮管用绿树枝遮住,牵引车也盖着带叶的绿树枝和藤蔓。越过山谷朝北看,可以望见一片栗树林,林子后边,河的这一边,另有一座山。那座山也在打争夺战,但是进行得并不顺利。到了秋天雨季来临时,栗树叶全掉光了,树枝光秃秃的,树干被雨淋得黑黝黝的。葡萄园稀稀疏疏,藤蔓光秃秃的,整个乡间湿漉漉的,一片褐色,满目秋意萧索。河上罩雾,山间盘云,卡车在路上溅起泥浆,士兵的斗篷淋得透湿,沾满烂泥;他们的来福枪也是湿的,每人的腰带前挂着两个灰皮子弹盒,里面装满一袋袋口径6.5毫米的细长子弹,在斗篷下凸出来,走在路上仿佛怀胎六个月。
路上也有灰色小汽车疾驰而过;通常司机旁坐着一位军官,后座上还坐着几位军官。小车溅起的泥浆甚至比大卡车还多,如果后座上有一位军官个头很小,坐在两位将军中间,矮小得让人看不见他的脸,只看得见他的帽顶和瘦削的后背,而且车子又开得特别快的话,那人很可能就是国王。他住在乌迪内,几乎天天都这样出来察看局势,可是局势很不妙。
一入冬,雨就下个不停,霍乱也随之而来。不过霍乱得到了控制,后军队里仅仅死了七千人。
第二章
第二年打了不少胜仗。位于山谷和栗树坡后边的那座山给拿下来了,而南面平原那边的高原上也打了胜仗,于是我们八月渡过河,住进戈里察的一栋房子里。这房子有个砌有围墙的花园,园里有个喷水池和不少浓荫大树,房子一侧有一棵紫藤,一片紫色。眼下战斗在那边山后的山里进行,而不是一英里之外。小镇挺不错,我们的房子也挺好。河水在我们后面流过,小镇给漂漂亮亮地攻下来了,但小镇那边的几座山就是打不下来,可我感到挺高兴,奥军似乎想在战后再回小镇,因为他们轰炸起来并没有摧毁的意思,而只是稍微做点军事姿态。镇上照常有人居住,小街上有医院、咖啡店和炮兵部队,还有两家妓院,一家招待士兵,一家招待军官,加上到了夏末,夜晚凉丝丝的,镇那边山里还在打仗,铁路桥的栏杆弹痕累累,河边先前打仗时被摧毁的隧道,广场周围的树木,以及通向广场的一长排一长排的林荫道;这些再加上镇
上有姑娘,而国王乘车经过时,有时可以看到他的脸,他那长着长脖子的矮小身子和那山羊髯般的灰胡子;所有这一切,再加上有些房屋被炮弹炸去一面墙,而突然露出房子的内部,坍塌下来的灰泥碎石堆积在园子里,有时还撒落在街上。还有卡索a前线一切顺利,使得今年秋天和去年我们在乡下的那个秋天大为不同。战局也变了。
小镇那边山上的橡树林不见了。夏天我们刚到小镇时,树林还一片青翠,可现在只剩下残根断桩,地面也被炸得四分五裂。秋末的一天,我来到从前的橡树林那儿,看到一片云朝山顶飘来。云飘得很快,太阳变成暗黄色,接着一切都变成灰色,天空被笼罩住,云块落到山上,突然间我们给卷入其中,原来是下雪了。雪在风中斜着飘飞,遮住了光秃秃的大地,只有树桩突出来。大炮上也盖着雪,战壕后边通向茅厕的雪地上,已给踩出几条小径。
后来我回到小镇,跟一个朋友坐在军官妓院里,一边拿两只酒杯喝着一瓶阿斯蒂,一边望着窗外,眼见着雪下得又慢又沉,我们就知道今年的战事结束了。河上游的那些山还没有拿下来,河那边的山一座也没拿下来。都得等到明年了。我的朋友看见牧师从食堂里出来,小心翼翼地踏着半融的雪,打街上走过,便嘭嘭地敲打窗子,想引起他的注意。牧师抬起头,看见是我们,便笑了笑。我的朋友招手叫他进去,他摇摇头走了。那天晚上在食堂吃意大利细面条,人人都吃得又快又认真,用叉子把面条挑起来,直到下垂的一端离开了盘子,才朝下往嘴里送,不然就是不停地叉起面条用嘴吸,一边还从盖着干草的加仑酒瓶里斟酒喝。酒瓶就挂在一个铁架子上,你用食指扳下酒瓶的细颈,那纯红色的、带丹宁酸味的美酒,便流进同一只手拿着的杯子里。吃完面条后,上尉开始调侃牧师。
牧师很年轻,动不动就脸红,穿的制服和我们一样,不过他灰制服胸前左面口袋上,多一个深红色丝绒缝制的十字架。上尉操一口洋泾浜意大利语,据称是为了照顾我,让我能全部听懂,免得有什么遗漏,对此我有所怀疑。
“牧师今天泡妞了。”上尉说,眼睛望着牧师和我。牧师笑了笑,红着脸摇摇头。上尉常常逗他。
“不对吗?”上尉问,“今天我看见牧师泡妞了。”
“没有。”牧师说。其他军官都被逗乐了。
“牧师不泡妞,”上尉接着说,“牧师从不泡妞。”他向我解释说。他拿起我的杯子倒上酒,一直盯着我的眼睛,可是目光也没错过牧师。
“牧师每天晚上是一对五。”饭桌上的人全都笑起来。“你懂吗?牧师每天晚上是一对五。”他做了个手势,纵声大笑。牧师只当他是开玩笑。
“教皇希望奥地利人赢得这场战争,”少校说,“他喜欢法兰兹·约瑟夫。钱都是从那儿来的。我是个无神论者。”
“你看过《黑猪》吗?”中尉问,“我给你弄一本吧。就是那本书动摇了我的信仰。”
“那是本下流龌龊的书,”牧师说,“你不是真喜欢吧?”
“这本书很有价值。”中尉说。“是讲那些牧师的。你会喜欢看的。”他对我说。我向牧师笑笑,牧师也在烛光下冲我笑笑。“你可别看。”他说。
“我给你弄一本。”中尉说。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或不想做的事,我都会想,有绿君呢。只要我一想到那件事是千真万确的,我就能一遍又一遍地产生一种永远不会淡去的、类似于幸福的感觉。虽然也觉得这样下去有点危险,但我还是全身心地依恋着自己内心里日益膨胀的绿君的面影。
“我这个人,是不是太冷漠了?”
“啊,嗯……”
“可是没办法,只能这样。”
“什么?”
“就是吧,一那样我就老觉得特别麻烦,一觉得麻烦,就玩完了。虽然明知要玩完,一看风太那样的家伙,又觉得这种事说简单也简单。”
“这种事?”
“怎么说呢,就是和别人正式建立某种关联。”
“关联……”
“可是,对我来说似乎就不那么简单了。我也不想老是这样下去,所以偶尔会像上次那样努力一把,结果还是不行。圆小姐可能理解不了。”
“是啊,可能理解不了。”
“不过,我好像就是这么个人。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他显得非常为难地注视着我,这是我今天所看到的、他唯一可以算做表情的表情。
“我可以向你道歉吗?”
我在车站、在房间、在街上寻找着某个声音。正如风太在笔记本上写的那些文字一样,那声音期待着把我的生活讲给它听。
一个女人,走着夜路,右手拎着手提包和一只塑料袋,左手拿着一把折叠伞。离开公司的时候下雨了。塑料袋里装着的瓶装饮料和花茎甘蓝有点分量,勒得手心疼。不过,当下她想要独自感受这份沉重。
一走近那个熟悉的拐角,她就抬头去看天空,隔着小路尽头的小诊所院子里的那棵橡树,仰望那轮明月。她觉得树叶的翠绿色和天空的藏蓝色很美。这不变的风景至今已看过多少回了?今后的路途肯定还会这样弯弯曲曲地无尽延伸吧。
正想着,她已经走到了那扇熟悉的公寓门外。她从手提包里拿出东京塔钥匙扣上穿着的钥匙,打开门,在玄关脱了鞋,摸索到开关,打开屋里的灯。脱掉大衣,摘去发卡后,她走进浴室,拧开水龙头,坐在浴缸沿上凝视着笔直下注的热水柱。
在水蒸气的笼罩中,我闭上眼睛,感受着皮肤渐渐由凉变热。窄小的浴室里回响着的热水的声音,听起来也像是正在挖掘一条通向什么地方去的隧道的声音。
我伸出脚去勾开窗帘,脚趾间带出了窗外的风景,灰色的天际漂浮着几缕淡淡的橘红色。
电视里的歌谣还在继续,从里面传出来的歌声将我和风太的沉默埋葬的无影无踪,我真巴不得现在打一个大响雷,打得电流断路器跳闸,房间里变得一片漆黑。这样一来,丰台就无法观察我了,也无法默默地敲着我的表情,我急促的呼吸,以及从压麻的手掌扩展到整条胳膊的疼痛引起的窘态了。
这几行草草的文字就是我的一天。前半部分还是我瞎编的,只有剩下的那一部分是我的一天。我的每一天,就是这几行字的复制,粘贴,复制,粘贴,如此延续下去的。
已经三天过去了,他一直没有跟我联系。这意味着什么呢?是忘了?难道说是在犹豫?或者根本什么都没想?多半是什么都没想吧。我可没那么乐天。不过看他的态度也不至于让人那么悲观。不过再怎么说,他总该有个只言片语发给我吧。问我要联系方式的是他;临分手的时候,他还说“那我们下回见”。也许这句话并没有多少意思在里头。不过,他到底是不是那种擅长社交辞令的人呢?
我佯装不知地疾步往前走。虽说已经疲惫不堪了,但还是不想停下脚步。仿佛这样走下去,就会越来越远离烦恼似的;就不会老是去想生活如何人生如何之类的问题,而是想那些令人心情愉快的快活事了似的。
尽管只是短短几句,确实迄今为止的记录中最灿烂的一页。我看了一遍又一遍。这是多么有分量的事实啊,它足以碾碎前面那几页无聊之极的虚构。
尽管是毫无高潮可言的平铺直叙,可只要读一遍,就会感到尽管是一点点地,但事情似乎真的是在切切实实地进展着。
“每次他一失踪就伤心的话,不就正中他下怀了吗?”“我倒觉得那家伙没那么多心眼。”“不过,那孩子从小就是这样,老是故意把我们折腾得心烦意乱的,他自己瞧热闹玩。”
每个人都有不可思议的时候吧。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海明威作品精选系列”是上海九久读书人为纪念海明威诞辰120周年而出版的一套文学精品丛书,具体篇目包括《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永别了,武器》《太阳照常升起》《流动的盛宴》《海明威短篇小说选》六种,此次出版选用了文学领域的专家和读者普遍公认的经典译本,其中若干篇目和章节请译者重新做了修订。
媒体评论
值得我们庆幸的是,他给了自己足够的时间显示了他的伟大。他的风格主宰了我们讲述长长短短的故事的方法。
——罗伯特·弗罗斯特(美国诗人)
几乎没有那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约翰·肯尼迪(美国第35任总统)
前言
海明威和他的《永别了,武器》
我们向读者译介的这部《永别了,武器》,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在“一战”后写成的一部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为主题的长篇小说,也是20世纪20年代以海明威为代表的“迷惘的一代”广受推崇的一部杰作。
一
欧内斯特·海明威于1899年7月21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西郊的橡树园镇。他父亲是医生,酷爱钓鱼、打猎,母亲则爱好音乐、美术。由于受父母亲的影响,海明威从小就兴趣广泛,尤其喜欢摆弄枪支,常到密歇根州北部的树林地带打猎、钓鱼。上高中时,海明威热衷于参加学校的拳击、足球等体育运动,同时还参加学校的演讲协会和乐队,并向校报、校刊积极投稿,很早就显示出他在体育和写作方面的才华。17岁中学毕业后,海明威没有顺从父母要他上大学的愿望,跑到堪萨斯城应征入伍,因年龄问题遭到拒绝后,他到该市的《星报》当记者,并把自己的年龄增加了一岁。当记者期间,海明威不仅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还学会了怎样撰写简洁有力的新闻报道,为他以后文学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18年5月,海明威报名参加美国红十字会战地救护队,6月随救护队开赴欧洲战场,来到意大利当救护车司机,7月8日被炮弹炸伤双腿,住进米兰一家医院。经过十多次手术,他的腿伤终于治愈,便带着一只铝膝盖和意大利政府授予他的两枚勋章,加入了意大利陆军。然而,战争给他心灵造成的创伤是永远难以愈合的,加上他在意大利疗养期间爱上了一位美国护士,可这位护士战后却嫁给了他人,使海明威越发受到了巨大的精神刺激。
1919年初返回家乡,海明威只好重操旧业,到加拿大多伦多《星报》当记者。1921年,他与哈德莉·理查森结婚后,一同赴巴黎担任该报驻法特派记者。在此期间,海明威结识了许多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特别是许多旅居巴黎的美国作家,如格特鲁德·斯泰因、舍伍德·安德森、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埃兹拉·庞德等。以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等为代表的一批美国青年,或是直接或是间接目睹了人类一场空前的大屠杀,经历了种种苦难,因而对社会、人生大为失望,便通过创作小说描写战争的残酷,表现出一种迷惘、彷徨和失望的情绪。斯泰因称他们为“迷惘的一代”。
海明威的文学创作之路,是从短篇小说和诗歌开始的。1923年,他在巴黎发表了处女作《三个故事和十首诗》,但却没有引起反响。两年后,他又发表了部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全书由十八个短篇小说组成,描写主人公尼克·亚当斯从孩提时代到战后带着战争创伤退伍还乡的成长经历,初步显示了海明威凝练、独特的叙事艺术和写作风格,引起了评论界的注意。不过真正使他一举成名的,还是他于1926年发表的部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小说描写次世界大战后一批青年流落欧洲的情景,反映战争给青年一代造成的生理和心理创伤,以及他们对生活和前途的失落感和幻灭感。因此,该书发表后被誉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海明威也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
1927年,海明威辞去报社工作,潜心写作,同年发表了第二部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在收入其中的《杀人者》《打不败的人》《五万大洋》等著名短篇中,海明威塑造了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硬汉性格”的人物,对此后美国通俗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与此同时,海明威着手创作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也是部战争小说《永别了,武器》。该书初稿用了八个月,修改用了五个月,而小说结尾则修改了三十九次之多。1929年,《永别了,武器》终于问世,成为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涌现出来的众多反战小说中为著名的一部。海明威返美后,先在佛罗里达居住,后侨居古巴,并曾到西班牙看斗牛,到非洲猎狮子,其间发表了多篇短篇小说,著名的包括《死在午后》(1932)、《非洲的青山》(1935)、《乞力马扎罗的雪》(1936)。1937年,海明威发表了他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有钱的和没钱的》,但不是很成功。同年,海明威再次以记者身份奔赴欧洲,采访西班牙内战,积极支持年轻的共和政府,创作了反对法西斯主义的剧本《第五纵队》(1938)。内战结束后,他回到哈瓦那,于1940年发表了他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小说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叙述了美国人乔丹奉命在一支游击队配合下炸桥的故事。跟《永别了,武器》中失去信念、没有理想的悲剧人物亨利不同,乔丹是一个具有坚强信念,并甘愿为之而献身的英雄。由此可见,《丧钟为谁而鸣》反映了海明威在创作思想上的转变,从消极反战到积极投身到正义的战争中去。小说出版后大受欢迎,被誉为“20世纪美国文学中一部真正的英雄史诗”。不过,该书也遭到了评论界的批评,有人指责海明威抛弃了他原先那种凝练、白描、纯净的艺术风格和“冰山”原则,取而代之的是情感的宣泄和思想的直露,因此《丧钟为谁而鸣》也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海明威在创作上走下坡路的开始。
40年代初,海明威曾来中国报道抗日战争。50年代,海明威发表了其负盛名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2)。小说中孤军苦战的桑提亚哥是海明威30年代创造的“硬汉性格”的继续与发展,而那句名言“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则拨动了中外无数读者的心弦,引起了他们的共鸣。在这部思想深邃、风格纯净的小说中,海明威恢复了他在《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等作品中表现出的那种优雅、紧凑、凝练的写作风格,将他的叙事艺术推上一个新的高峰。1954年,他由于“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7月2日,海明威自杀身亡。
二
《永别了,武器》的小说原名是A Farewell to Arms,可直译成“告别arms”,而这arms一词是个双关语:它既有“武器”的意思,意指“战争”,又有“怀抱”的意思,意指“爱情”。遗憾的是,汉语中找不到一个对应的双关语,因而无法寻求一个一语双关的汉语译名。以前我国有过《战地春梦》的译名,虽然蕴涵了两层意思,但是重“梦”轻“战”,冲淡了小说的反战主题。两相权衡,现在较多的人倾向于译成《永别了,武器》,虽然意犹未尽,却突出了小说的反战主题。
这部小说以“一战”的意大利战场为背景,以主人公弗雷德里克·亨利中尉与英国护士凯瑟琳·巴克利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重点描写了亨利如何先后“告别”了“战争”和“爱情”——或者更确切地说,“战争”如何毁灭了“爱情”,深刻地揭露了战争毁灭生命、摧残人性的本质。跟作者的许多作品一样,《永别了,武器》带有一定的自传成分。“一战”期间,海明威曾作为意大利战线上的一位救护车司机,腿部被炮弹严重炸伤,与亨利有着极为相似的经历。所不同的是,海明威受伤是卡波雷托大溃败以后的事情,而亨利的受伤却发生在卡波雷托大溃败之前。另外,海明威在意大利疗养期间虽然也有过恋爱经历,但与小说中亨利和凯瑟琳的恋爱故事大相径庭,因而小说中的爱情故事显然是小说家虚构的。不过,作者写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亨利与凯瑟琳结识后,开始只是同她调情,并非真正爱她。后来他腿部被炮弹炸伤,送到米兰一家美国人办的战地医院治疗,恰巧凯瑟琳也调来这里工作,亨利在她的护理下逐渐康复,两人之间便产生了真挚的爱情。亨利伤口愈合后,本计划出去休假,并打算与凯瑟琳同往,不料出院前又染上黄疸病。等病好准备开赴前线时,又发现凯瑟琳已怀孕。凯瑟琳唯恐被遣送回国,因此决定暂不同亨利结婚,希望战后再成立家庭。亨利返回前线,正赶上奥军在德军配合下发起猛烈进攻,意军连连失利,全线崩溃,开始从卡波雷托撤退。亨利和他的车队也加入了大撤退。由于车辆拥挤、道路堵塞,亨利决定离开大路,抄乡村小道行驶。后因救护车陷入泥浆,亨利一行只好弃车步行,汇入意军撤退的行列。来到塔利亚门托河边时,亨利发现守桥的意大利宪兵正在逮捕和审问脱离部队的军官,并且不分青红皂白地将他们一一处决。亨利也被扣押,面对即将被处决的厄运,他急中生智,一头扎入河中,死里逃生。上岸后历尽艰险,来到米兰医院,得知凯瑟琳去了斯特雷萨。于是他便借了一身便服,去斯特雷萨找到了凯瑟琳。两人劫后重逢,自然欣喜若狂,倍加恩爱。但是一天夜里,酒吧侍者敲响了亨利的房门,告诉他当局第二天一早要来抓他,他只好借了条小船,跟凯瑟琳一起逃往瑞士,在那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然而凯瑟琳分娩时难产,婴儿大人双双离开了人世。亨利望着“石像”般的凯瑟琳,万念俱灰,在雨中走回旅馆。
小说在一种虚无与幻灭的气氛中结束,强烈地暗示着作品的基本思想,即战争就是灾难,战争就是死亡。战争不仅给亨利个人带来了痛苦与不幸,也给参战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小说章末尾写道:“一入冬,雨就下个不停,霍乱也随之而来。不过霍乱得到了控制,后军队里仅仅死了七千人。”一场霍乱致使军队里死了七千人,这本是个不小的数字,海明威却用了个“仅仅”,确实发人深思!读者不由得在想:这七千人跟战争本身造成的死亡人数相比,一定是小巫见大巫。小说第二十一章告诉我们:意军仅在班西扎高原和圣加布里埃尔就损失了十五万人,在卡索还损失了四万人。事实上,到战争结束时,意大利虽是战胜国,却损失惨重,伤亡人数达一百六十万之多,其中六十万阵亡,二十二万终生残疾。
有的评论家称《永别了,武器》为描写次世界大战的伟大的战争小说,然而它又不仅仅是一部战争小说,同时还是一部爱情小说,一部现代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战争导致了爱情的悲剧,而爱情的悲剧又凸显了战争的残酷;正是战争和爱情紧密交织在一起,才造就了这部震撼人心的伟大杰作。
三
然而不管战争与爱情如何交织,贯穿小说始终的还是反战的主题。战争不仅夺去了凯瑟琳及其婴儿的生命,夺去了亨利的爱情和幸福,同时也夺去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和幸福。小说中有些人物,从士兵到军官到牧师,个个都厌恶战争,盼望战争早日结束,回去过和平生活。
首先,在小说多处,海明威借助人物之口,表示了各级参战者对战争的厌倦,如第七章,发疝气的士兵问亨利:
“你对这该死的战争怎么看?”
“糟糕透了。”
“嗐,糟糕透了。耶稣基督啊,真是糟糕透了。”
再如第二十五章,亨利受伤康复后又回到前线,少校跟他说:
“……你这样说是一片好意。我很厌倦这场战争。假如我离开了,我想我是不会回来的。”
“这么糟糕吗?”
“是的。就这么糟糕,甚至还要糟糕。……”
就在同一章,连里纳尔迪这个工作狂式的外科医生也厌恶战争:
“这场战争快要我的命了,”里纳尔迪说,“我给搞得十分沮丧。”他叉着手捂着膝盖。
“噢。”我说。
“你怎么啦?难道我连人的冲动都不能有吗?”
与此同时,意军上上下下的官兵对指挥深为不满,对胜利失去信心。如英国少校跟亨利说:“今年这儿的仗打完了,意军是贪多嚼不烂,已经力不从心了。又说弗兰德斯的攻势不会有好结果;盟军若是还像今年秋天这样让士兵去卖命,再有一年就完蛋了……他说完全是胡闹。上面想的只是师团和兵力。大家都为师团争吵,一旦分派到手,便驱使他们去送命……我们都完蛋了。”(第二十一章)
由于指挥不力,导致了战场上的一片混乱不堪。亨利手下的救护车司机艾默是让意大利士兵、而不是德国士兵打死的。对于亨利一伙官兵来说,意军的威胁比德军还要大,因为意军“后卫部队对什么都害怕”。另一个救护车司机博内洛则宁愿冒被德奥军俘虏的危险,也不肯为意军卖命,于是便开了小差。更为荒诞的是那些意大利前线宪兵。他们在卡波雷托大溃败中每抓到一个脱离部队的意军军官,既不让当事人申辩,也不做认真盘问,便通通枪决,作者以反讽的笔调描写他们说:“他们执意要在处决刚审完的那个人的同时,就专注于审问下一个人。……我们站在雨中,一次给提一人出去受审和枪决。到现在为止,凡是审问过的全枪决了。这些审问官本身绝无任何危险,因而处理起生杀大权来优雅超脱,大义凛然。”(第三十章)在这里,
“大义凛然”是假,草菅人命是真。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还以犀利的语言揭露了帝国主义的战争宣传。美国统治阶级在大战开始时,一边抱着坐山观虎斗的态度,一边又向交战双方供应武器,大发战争财。等眼看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时,便扯下和平的假面具,声言要“拯救世界民主”,捡起“神圣”“光荣”“牺牲”等口号,把美国青年骗到欧洲战场去送死。海明威对这种宣传极为反感,他在小说中借助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说:“什么神圣、光荣、牺牲、徒劳之类的字眼,我一听到就害臊。我们听到过这些字眼,有时还是站在雨中听的,站在几乎听不到的地方,只依稀听见几个大声吼出来的字眼;我们也读到过这些字眼,是从别人张贴在旧公告上的新公告上读到的,如今观察了这么久,我可没见到什么神圣的事,那些光荣的事也没有什么光荣,至于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只不过那肉不再加工,而是埋掉罢了。有许多字眼你根本听不进去,到头来就只有地名还有点尊严。有些数字也一样,还有某些日期,只有这些和地名你能说出来,也才有点意义。诸如光荣、荣誉、勇敢、神圣之类的抽象名词,若跟村名、路号、河名、部队番号和日期放在一起,那简直令人作呕。”(第二十七章)
海明威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对世界、对人生完全抱着一种绝望的情绪。他在小说后一章有一段意味深长的描写:“我往火上添了一根木柴,这木柴上爬满了蚂蚁。木柴一烧起来,蚂蚁成群地拥出来,先往中央着火的地方爬;再掉头朝木柴尾部跑。等尾部挤不下了,就纷纷坠入火中。有几只逃出来了,身体烧得又焦又扁,东奔西突地不知该往哪儿爬。但是大多数还是往火里跑,接着又往尾部爬去,挤在那没有着火的一端,后全都跌入火中。”(第四十一章)在海明威看来,人类好比这着了火的木柴上的蚂蚁,在“世界末日”来临的时候,再好的人都免不了一死:“对于善良的人,和气的人,勇敢的人,世界不偏不倚,一律杀害。即使你不是这几类人,世界肯定还要杀害你,只是不那么急迫罢了。”(第三十四章)在小说中,亨利不少善良勇敢的意大利伙伴死于炮火,他心爱的人凯瑟琳好不容易熬过战争这一关,却死于难产。凯瑟琳生前怕下雨,因为在她的心目中,雨是灾难和死亡的象征。在整部小说中,雨一次又一次地频繁出现,始终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悲剧气氛。
《永别了,武器》的悲剧色彩,更集中地表现在主人公亨利身上。亨利是帝国主义战争的反对者,同时又是个消极的和平主义者。他不仅从战场上逃跑,而且逃离社会,满怀沮丧绝望的情绪。在他看来,任何信仰,任何理智上的思考,都没有实际价值,都是虚妄的,只有个人的享受、个人的幸福才是看得见、摸得…着、靠得住的东西。他不去追究这场战争是怎么一回事,他的希望是逃离战争,逃离社会,躲进“自我”的天地。因此,他所能做的,所想做的,唯有“吃饭,喝酒,跟凯瑟琳睡觉”。这是战后资产阶级文明崩溃时期的“反英雄”形象。
……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6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5分
使用便利性:7分
书籍清晰度:6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是否包含广告:5分
加载速度:6分
安全性:6分
稳定性:9分
搜索功能:4分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一般般(385+)
- 五星好评(146+)
- 简单(440+)
- 实惠(161+)
- 无缺页(265+)
- 下载速度快(568+)
- 章节完整(256+)
- 值得下载(428+)
- 赞(360+)
- 无漏页(307+)
- 体验满分(442+)
- epub(87+)
下载评价
- 网友 邱***洋: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戈***玉:
特别棒
- 网友 曾***文: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温***欣: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石***致: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习***蓉:
品相完美
- 网友 师***怡: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常***翠: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步***青:
。。。。。好
- 网友 师***怀: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后***之: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车***波: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喜欢"海明威作品精选系列:永别了,武器"的人也看了
建筑消防工程设计与施工手册(第二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发现者旅行指南-甘肃﹒宁夏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美绘光盘版)第二级(1)(适合初二.初三)(配光盘)——更好听,更好看,牛津书虫读物华丽升级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语录中国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中公教育2022中国人民银行招聘考试:冲关必刷题申论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东坡词编年笺证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中国教育史研究·现代分卷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艺风堂再续藏书记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药品补充检验方法汇编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9787554804599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华图2018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历年真题及华图名师详解 (互联网+)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场地设计作图考试答疑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人一生要读的60本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Michelin Green Guide Burgundy Jura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瑞士港版 台版 繁体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卡酷全卡通2012年第11期(加送32页全彩)《KAKU玩具帮》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商业模式的专利保护:原理与实践【正版图书 无忧售后】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机械设计手册(第1卷)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价量十二招 亚柏专业理财机构【正版图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2011秋 期末冲刺100分 英语(N版)(7年级/上)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4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7分
文字风格:4分
语言运用:9分
文笔流畅:3分
思想传递:5分
知识深度:7分
知识广度:6分
实用性:7分
章节划分:4分
结构布局:4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7分
引人入胜:8分
现实相关:4分
沉浸感:4分
事实准确性:7分
文化贡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