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感性活动论研究--一个生存现象学视角的探索/兰州大学敦煌学与人文科学系列研究哲学丛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马克思的感性活动论研究--一个生存现象学视角的探索/兰州大学敦煌学与人文科学系列研究哲学丛书精美图片
》马克思的感性活动论研究--一个生存现象学视角的探索/兰州大学敦煌学与人文科学系列研究哲学丛书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马克思的感性活动论研究--一个生存现象学视角的探索/兰州大学敦煌学与人文科学系列研究哲学丛书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616811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1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38.61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内容简介:

马克思的感性活动概念是其实践概念的原初形态及哲学变革的枢轴。由刘贵祥著的《马克思的感性活动论研究--一个生存现象学视角的探索/兰州大学敦煌学与人文科学系列研究哲学丛书》致力于追问感性活动作为实践概念的原初形态“如何可能”。为此,作者分别从发生线索、文本依据、主要内容、通达视域、理论意义五个方面对该主题予以探讨。全书自觉将马克思哲学重置于中西两大哲学系统之中,以生存现象学为视角,指证马克思学说的性质本质上是历史现象学的。这一指证既超出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三种对立”,也构成创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前提。


书籍目录:

绪论

引言 恢复感性活动作为实践概念原初形态的作用和意义

节 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三种对立及其根源

第二节 感性活动作为实践概念的原初形态

一 实践概念的困境及界定

二 恢复感性活动的必要性

三 重提感性活动的重要性

第三节 马克思感性活动论如何借鉴现象学方法

章 当代西方哲学家对马克思感性活动论的解读

节 海德格尔的“误读”:一种新时代的关于劳动的形而上学

一 恩格斯的论断和海德格尔的挑战

二 马克思和黑格尔的本质区别:两种不同的劳动对象化观点

三 海德格尔和马克思致思的相通和差异

第二节 马尔库塞的“发展”:从劳动解放论到爱欲解放论

一 《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概要》的初步尝试

二 劳动如何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

三 爱欲解放论与“新感性”的生成

第三节 哈贝马斯的“重建”:感性活动的二重裂变

一 马克思的贡献:通过“社会劳动”对黑格尔批判的批判

二 马克思的失误:把交往活动归结为工具活动

三 历史唯物主义与“认识批判危机”

小结 马克思感性活动论与意识现象学的空场

第二章 感性活动的自明性与黑格尔哲学批判

节 近代哲学的基本困境与黑格尔哲学的形式统

一 近代哲学的基本困境

二 黑格尔哲学的形式统一

三 重审《精神现象学》的开端

第二节 费尔巴哈哲学的突破和局限

一 感性对象性与意识内在性的基本对立

二 感性直观与重返意识内在性的必然性

第三节 感性活动本体论与“思想居所的革命”

一 感性活动概念的外延和内涵

二 感性活动作为“形式指示”及其三重规定性

三 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五次批判

小结感性活动论对心物二元论的统摄与

第三章 感性活动的自否定与政治经济学批判

节 《巴黎手稿》之现象学解:感性活动作为异化劳动

一 国民经济学的二律背反与异化劳动

二 从异化劳动到劳动异化

三 从劳动异化到劳动对象化

四 从劳动对象化到对象性活动

五 马克思的“存在论差异”:对象化和异化区分的重大理论意义

第二节 《德意志意识形态》:感性活动作为物质生产活动

一 马克思论存在:存在就是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

二 马克思论时间: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

三 马克思论“真实的思想的过程”

第三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感性活动作为“赋形之火的活劳动”

一 “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批判:方法论前提

二 抽象如何成为统治:商品、货币和资本的生存现象学分析

三 “历史之谜”的真正解答:感性活动的自否定机制

小结《资本论》与马克思思想的科学与哲学之争

第四章 感性活动的社会性与现实的 运动

节 为何不只是“党派”和“世界观”

一 马克思早期对 的看法

二 诸形态及其批判

三 对 理论的两种通常误读

第二节 作为“世界历史意义的自行道出”如何可能

一 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

二 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三 是“历史之谜”的解答

第三节 运动与现代性视域中的个体生存

一 施蒂纳形而上学批判的内在冲突

二 马克思的反批判:个体存在的历史生成和社会维度

三 现代性视域中的个体生存

小结 运动与人道主义和实证主义之争

第五章 感性活动论与现代性问题

节 感性活动论与哲学终结论

一 马克思终结了何种意义上的哲学

二 马克思哲学与世界观

三 “改变世界”与“解释世界”的关系

第二节 感性活动论与欧洲虚无主义

一 海德格尔理解的虚无主义

二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虚无主义的“根据”

三 感性活动论与虚无主义的克服

第三节 感性活动论与现代性悖论

一 感性活动论与启蒙理性、浪漫主义

二 马克思视域中的现代性悖论及其根源

三 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

余论 感性活动本体论如何成为沟通中西哲学的中介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刘贵祥,哲学博士,现任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西哲学传统。目前在《南京大学学报》《现代哲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多篇,承担 社科基金1项, 人文社科项目1项,校级科研项目5项,教学研究项目2项。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内容齐全(390+)
  • 无漏页(173+)
  • 赚了(489+)
  • 超值(507+)
  • 内涵好书(74+)
  • 无广告(293+)
  • 差评少(422+)
  • 无缺页(675+)
  • 格式多(116+)

下载评价

  • 网友 通***蕊: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师***怀: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家***丝:

    好6666666

  • 网友 曹***雯: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康***溪:

    强烈推荐!!!

  • 网友 居***南: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石***烟: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石***致: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冷***洁: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印***文: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