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家”伤了孩子的心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别让“家”伤了孩子的心 别让“家”伤了孩子的心精美图片](https://img3m1.ddimg.cn/80/5/25223201-1_h_3.jpg)
别让“家”伤了孩子的心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心理学博士、资深心理咨询师师晓霞力作;书里记录了25个真实发生的故事。亲情也有弱点,不经反思的亲情,夹杂着太多为所欲为。爱孩子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内容简介:
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到健康幸福地长大成人,他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呵护一定暗合了自然发展的规律。家庭关系决定孩子人生的起点。孩子通过内化与父母的情感关系来学习成长,童年的关系模式与长大后的事业、婚恋、养育等,有着丝丝入扣的对应。一个人童年经历的灰暗的心理和创伤会传递到成年,甚至传给孩子,进而影响孩子的一生。爱孩子的本质其实是父母的自我修行。本书通过焦虑的父母(父母自己),控制的关系(亲子关系),家庭中的力量博弈(家庭关系),爱、期望与伤害,过度的教养:溺爱与放养等5个方面,帮助父母厘清自我、孩子与成长,重新审视家庭关系,实现自我成长与好的教养。
书籍目录:
目 录
Contents
第1章
焦虑的父母
我的孩子毛病太多
——孩子需要高质量的陪伴 / 002
练习:提高陪伴质量 / 009
我家有个乖孩子
——过于听话的孩子更加需要成长空间 / 011
练习:“社会适应能力”测试 / 017
害怕考试背后的秘密
——本不该孩子承受的焦虑 / 019
练习:学习宣泄愤怒情绪 / 026
“为什么父母看不到我的改变”
——做些和以前不一样的事 / 028
练习:家庭规条转化 / 035
玩游戏能带来成就感
——用小目标,带来大改变 / 037
练习:你每天说多少个“应该” / 046
第2章
控制的关系
“我就是那种只知道学习的‘好孩子’”
——不要替孩子安排他的人生 / 050
练习:今天你和孩子谈话了吗 / 059
“凭什么你们生弟弟不征求我意见”
——给孩子比现在还多的爱 / 060
练习:尊重练习 / 068
抑郁症女孩的自我救赎
——把视线从孩子身上移开 / 069
练习:读一首诗 / 077
爱有界限
——摆脱令人窒息的爱 / 079
练习:家庭生命周期 / 087
嘴巴和耳朵有“开关”的女孩
——让孩子按自己的节奏成长 / 088
练习:“行动一小步”法则 / 095
第3章
家庭中的力量博弈
“我的孩子有抽动症”
——焦虑情绪使家庭陷入负性循环 / 098
练习:学习“感受表达” / 104
我妈让我很抓狂
——亲子间的被依赖和被管控 / 106
练习:你了解你的孩子吗 / 114
坐在楼下咖啡馆不愿回家的女孩
——用身边的资源帮助自己 / 116
练习:家庭会议 / 123
“我不上学,我要在家保护妈妈”
——疗愈有伤痕的家庭 / 125
练习:沟通模式自测 / 133
识破爸妈“秀恩爱”
——夫妻感情出了问题,对孩子的爱不会改变 / 135
练习:家庭关系小测试 / 141
第4章
爱、期待与伤害
“我想住在医院边上”
——家族压力下的惊恐发作 / 144
练习:家族期望 / 151
都市留守儿童
——孩子需要父母稳定的陪伴 / 153
练习:“夸奖” / 161
不开口说话的男孩
——建立家庭支持系统 / 163
练习:邀请孩子画出他的社会支持系统图 / 170
总是生病的男生
——重压下的身体自救 / 171
练习:“你可知我的压力” / 179
文史哲达人
——被父母的选择困住的男孩 / 181
练习:角色扮演 / 190
第5 章
过度的教养:溺爱与放养
我要去墓地和爷爷告别
——接纳妈妈迟到的爱 / 192
练习:“共度特别时光” / 199
“我怕寄宿家庭的爸爸”
——小留学生的焦虑 / 201
练习:倾听练习 / 210
“我的世界就是一片灰”
——溺爱背后的伤害 / 211
练习:“边界”小练习 / 218
“我家没有夸赞,只有指责”
——改变从练习表达开始 / 220
练习:简单问句开启对话 / 229
我要用抑郁症来对付我妈
——放下强势,给孩子一点儿自由 / 230
练习:多元问题解决方案 / 240
作者介绍:
师晓霞
l 应用心理学博士
l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督导师
l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心理研究所特聘副教授
l 中国农业大学特聘心理咨询专家
l 北京公益服务发展促进会“心阳光1 1”西部心理援助项目(留守儿童关爱)总督导
l 多家中小学心理健康顾问
l 咘特教育研究院首席专家
实战派心理专家,依托家庭治疗流派进行整合式心理咨询。近年来更是致力于青少年心理辅导、家庭教育等相关领域,在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拥有丰富经验。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第1章
焦虑的父母
我的孩子毛病太多
——孩子需要高质量的陪伴
次在咨询室见到皮皮妈妈时,她的焦虑溢于言表。也难怪,这学期因为儿子皮皮,她已经被老师“请”过三次了。老师告诉她,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不好,让她帮孩子找个心理老师。
妈妈的担心
提起被老师“请”这个事,皮皮妈妈有些不开心。她说这三次都是因为皮皮和其他男生发生冲突。皮皮上五年级,长得比较瘦小,个头也比其他同学矮一截,班里个子高的男生有时就会“欺负”他。比如,下课时坐在他桌子上、路过时故意撞他一下等,基本都是类似的事情。这样一来二去就有了冲突。老师说皮皮每次都会暴怒,老师已经帮着处理完纠纷,皮皮还不依不饶。
皮皮妈妈说,孩子通常情况下脾气都不错,但发生这种事以后,会将脾气带回家里,在家里也很生气。妈妈心里难受,只好安慰皮皮别在意,可是皮皮根本听不进去。妈妈没有别的办法,也觉得孩子在学校受欺负,想来想去就生闷气,气孩子怎么长不高,成绩也不好,不招老师喜欢……一路想下去,觉得孩子真的需要心理辅导,比如,他情商低,总嘲笑别人,不能和同学建立长久的人际关系,体育成绩不好,不爱动等。
皮皮的爸爸和妈妈都在科研院所工作,一家三口和姥姥、姥爷住在一起。爸爸平时工作忙,但只要有时间就会尽量陪孩子。妈妈晚上回家也能陪一会儿孩子。
皮皮妈妈说:“平时教育也没觉得有什么大问题,现在老师说让给孩子找心理老师,我感到很意外,而且我也担心孩子真有问题。现在,孩子大了,有时候问什么都不爱说。这几天,我急得晚上睡不好觉,嘴都起了泡。”
我安慰妈妈先不要太急,等我和孩子见面后再说。
随后,我单独见了皮皮。
“我看到这个孩子的介意”
皮皮有点儿瘦弱,一眼看去,好像才是个三年级的学生。皮皮很活泼,主动和我打了招呼,然后问道:“老师,我妈妈说我近脾气不太好,带我到这里放松放松。我们怎么放松啊?”
“哦,那你近脾气怎么不太好了?”我问道。
“也没什么啊,其实我觉得和平时一样,我妈非说我近爱发脾气,那她让我来我就来呗。”
皮皮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我说:“没事,脾气好坏咱们先不说。你在学校学习一周了,可以在这里玩玩,放松下心情。”
皮皮大剌剌坐下来,指着架子上的
沙具
,问:“是来玩这个吗?这个不是小孩子玩的吗?我都五年级了,玩这个多幼稚!”
一开始就强调自己五年级了,我看到这个孩子的介意。我给他解释,这个很多大人都玩的。大学里的学生们也都玩,用沙具来编各种各样的故事,很有意思的。
皮皮一听,马上来了兴趣:“大学生也玩啊,那就不幼稚了。那我也玩,我爱编故事讲故事了。”
皮皮性格开朗,很快投入到自己的故事中,一边编故事一边给我讲。次的故事中出现了三个人物,我问他,这三个人是谁?皮皮答道:“他们三个是好朋友。”
我问:“这里边有你吗?”
“没有,”皮皮说,“他们就是故事里的人。”
“那你在学校有朋友吗?”我问。
皮皮把头从沙盘上抬起来,看了我一眼:“不是玩吗?我不想说学校的事。”
“好好好,不说学校的事。咱们讲故事就行。”我连忙答应。
皮皮眉飞色舞地讲着故事,我听着他创作的故事,观察他的表现,在我们的交流中,我对皮皮有了一点儿初步的评估。
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到时间后,趁着皮皮撤沙具、整理沙具的间隙,我在另外的房间简短告诉他妈妈,初步评估孩子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当然还要进一步观察,应该是远没她想象得那样严重。同时,我告诉她,孩子看起来大大咧咧,其实内心很敏感,像“长得不高”之类的话,尽量不说。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妈妈先是松了一口气,听到我说有些话尽量不说时,不由“啊”了一声,“这个不能说啊,我还总说,想刺激他好好吃饭,好好锻炼身体。也是,我一说他就不爱听,我这不都是为他好嘛!”
“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其实孩子自己也想长高长壮,和同学起冲突这个是可能的原因,他也苦恼,所以家长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而不是老戳他脆弱的地方,”我继续说道,“目前家长做到这点就可以,家里大人需要互相提醒。”
皮皮妈妈点点头:“好的,老师,我们一定克制。听您说他没那么严重,我心里踏实些了。就让孩子跟着您慢慢调整吧。”
皮皮自然很愿意,走的时候告诉我:“老师,我这个故事‘未完待续’,下次我讲给你听。”
我和皮皮的沙盘游戏之旅就此展开。
“我同学都不懂,懒得和他们说”
初的沙盘故事中,那三个人物每次都会出现,三个人每次都会起冲突,通常的冲突都是其中一个人嘲笑另外两个人。
我问皮皮:“他们三个打架吗?”
皮皮说:“不打,他们不爱打架,打架其实挺没意思的。我都是急了才打,我觉得一般不用打架。有些人太笨,可以笑话他们。”
我引导皮皮换角色来体会,我们一起来
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一起来想,除了嘲笑还有没有别的解决冲突的办法。慢慢地,皮皮的沙盘故事中不再有嘲笑。我及时肯定他,并希望他在学校也能用到故事中学到的办法,他爽快地答应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皮皮的故事中科技元素越来越多,他自己用沙具创造大型采矿机,给我讲一个个飞机研发(注:“研发”是皮皮原话)、航母出海等故事。
他开始讲班里的事,有时候兴高采烈地把学校同学们之间讲的笑话讲给我听。
他告诉我,喜欢看科教频道,喜欢看科学探索类节目,讨厌看电视剧,还叹着气说:“不知妈妈为什么那么喜欢看那些无聊的电视剧,也不陪我看我爱看的节目。”
皮皮说出了他的需求——希望妈妈陪自己看科学探索类节目。这是陪伴的需求。
他说:“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将来要考航空类大学,或者矿业大学也行,我就喜欢这些,我要做个科学家。”又说:“跟我们同学说起这些,他们都不懂,我懒得和他们说。”
有时候,皮皮到早了,躲在门后边小小吓我一下,看我猝不及防地被吓到,他就非常开心。
总之,皮皮越来越放松。皮皮已经放下戒备,从一开始的不喜欢提学校,到现在主动讲学校的事,改变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孩子需要高质量的陪伴
这期间,妈妈告诉我皮皮在学校一切正常,已经很久没有和同学起大的冲突了。
从第二次咨询起,每次和皮皮一起工作前,我会单独和妈妈谈10分钟左右,以我和皮皮的相处为例,和她讨论什么是对孩子真正的尊重、高质量的陪伴,以及发自内心的欣赏。希望她每周做记录,把自己在这些方面做得比较好的点滴记下来。
皮皮妈妈有点儿惊讶:“原来家长也要一起调整啊!我以为只是孩子的问题。”
我告诉她:“孩子的问题是外显的,其实后边有很多是家长需要调整的部分。家长虽然有陪伴,但坦白讲,孩子更需要的是高质量的陪伴。对于皮皮来说,高质量的陪伴,是和他一起看科技频道,欣赏他的聪明才智、听他讲故事,甚至与他一起锻炼身体等。你们的孩子,你会更了解怎样更好地陪伴他。”
皮皮妈妈有点儿不好意思,说:“我们工作忙,还觉得已经努力在陪他了。现在看来,一是陪伴的时间还不太够,二是好像还没有真正地做到心的连接。我们从现在起一定在这方面好好调整。”
转眼到了期末。
这天,皮皮眉开眼笑地进了咨询室。一进门就说:“老师,你猜猜我有什么高兴事?”我正打算猜,他笑嘻嘻地接着说:“我憋了一路,实在憋不住了,告诉你吧。我语文考了95分,数学考了93分,英语90分,老师在班里表扬我,说我进步大呢!”
“哎哟,祝贺你啊!”我和他击了一下掌,问他,“这么厉害,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皮皮低头摆着沙具,喃喃地说:“其实吧,我觉得每周在这里玩一次沙盘很开心,感觉这种开心够我一周用的。而且你很有耐心,听我说话,我信任你。你说你相信我能学好,我就学好给你看看。”
他说了一大段发自内心的话,低着头不好意思看我。
我很感动。这哪里是妈妈说的低情商的孩子!
我又“得寸进尺”地说:“要是再能坚持体育锻炼就更好了!”
他抬头看着我,说:“我会的!”
之后,皮皮的状况越来越好,我们见面的间隔一点点变长。慢慢地,我和皮皮的“沙盘之旅”也接近尾声。后一次咨询,我邀请皮皮妈妈一起参加。
皮皮说:“老师,我虽然舍不得离开,但是你也不用担心我,我很好。而且我妈妈现在也特别好,她变得比以前有趣多了。”
这真是世上动听的夸赞。我偷看了一下皮皮妈妈,看到她的眼睛都笑弯了。
想对父母说的话
父母在与孩子相处时,需要耐心的陪伴,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感情支持。此外,也要多找方法,让孩子能够自由、安全地表达情绪和情感。文中的沙盘游戏、角色扮演等都是心理辅导的有效方式。此外,耐心聆听、编故事、绘画等也是让孩子排解心事和压力的方法。让内心不平静的人有宣泄的出口,可以帮他们释放潜能,让压在心底的创造力迸发。
皮皮并不是一个“问题儿童”,他因为比同龄孩子瘦小一些,有点儿小小的自卑;又因为比同学们知识面广,有点儿小小的骄傲。这种矛盾的情绪和情感,导致了他与同学之间不断发生各种各样的摩擦和矛盾。
对于家有快到青春期孩子的父母,让孩子合理宣泄情绪尤为重要。所以家长平时要留心,提早加以引导。孩子平时不发脾气,小情绪会积压在心里,积攒到一定程度,一旦触发,尤其起因还是他不想让人提及的那些原因,就会表现得比较暴烈。
问题的承载者是孩子,但问题的始作俑者其实是整个家庭系统。孩子出现状况,家长很担心,希望孩子能够调整,但家长也要拥有看到自身和整个家庭环境问题的能力。
作为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真正尊重孩子,而不是忽略他的感受;给予高质量的陪伴,而不是草草应付;发自内心地欣赏,而不是横加指责……只有真正做到这些,才可以和孩子平等交流,孩子的发展也才会更积极健康。
练习:提高陪伴质量
回顾一下在你与孩子的互动中,有没有以下情况发生:
场景1:孩子在做作业,你坐在边上陪着他,不时拿出手机刷朋友圈。
场景2:孩子要去上课外辅导班,你帮他背着书包,陪他去。
场景3:你知道陪伴孩子的重要性,所以你花很多时间陪孩子,趁此机会,不断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说教。
如果你家有这些情况发生,那么就要小心了——看似在陪伴孩子,实则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高质量的陪伴,需要用心投入,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与孩子愉快而和谐地沟通,和孩子一起做有意义的事,给孩子创造一个平等、安全的成长环境。
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会变得更独立、自信,有力量。
不妨试着做一些记录,记录下孩子的成长足迹,记录下你对孩子的爱与陪伴:
①我们一起读过的书(或者孩子自己在读的书)。
②孩子了解的名人及他们的故事。
③我们一起参加的校内外实践活动。
④孩子学会的新技能。
⑤我们家的趣事。
(以上记录条目仅供参考,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无论如何,完成这些记录的前提,都需要有高质量的陪伴。)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l 这是25个真实发生的故事
l 亲情也有弱点,不经反思的亲情,夹杂着太多为所欲为
l 爱孩子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l 一个人童年的灰色心理经历和创伤会传递到成年,进而影响一生
l 本书帮助父母厘清自我、孩子与成长,重新审视家庭关系,实现自我成长与好的教养
前言
推荐序一
真正学会爱孩子
读完心理咨询专家师晓霞老师的《别让家“伤”了孩子的心》一书,感觉像看了几十场家庭题材的电视剧,一个个真实的咨询场景好像呼之欲出。师老师用流畅的笔调,通俗易懂地向读者呈现了她是如何与那些有困扰的家庭工作,如何真正帮到家庭中出现状况的孩子,包括家长。
一般来说,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都会急着寻求帮助,希望能有人开导孩子,却很少想到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需要调整,很少能意识到家庭模式有可能伤到孩子。师老师的这本书,正是从家庭系统观的角度出发,用鲜活的故事提醒、帮助家长们学习科学的教育方式,真正学会爱孩子,让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
师晓霞老师有扎实的心理咨询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多年来一直勤勤恳恳地执着于专职心理咨询工作,尤其致力于家庭咨询,帮助了很多处在困境中的家庭,也因此在这些工作中积累了上千个可供同行学习和借鉴的案例。这本书整合了她多年来的典型案例,在读者看来,就像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在引起共鸣的同时,更能深刻体会心理咨询师在解决孩子问题及家庭问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心理咨询师身处家庭之外,却又能够理解每个家庭成员,看清家庭的困扰所在。本书中对于不同案例呈现的不同问题的处置,体现了师晓霞老师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深厚功力。
这里不得不提到我国心理咨询的现状。我国有13亿多人口,对心理咨询有需求的人很多,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青少年、儿童,涉及社会各个行业及众多家庭,都有心理困惑出现。遗憾的是,我国大约有120万人获得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却仅有4万人左右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专兼职工作,其中富有工作成效的专业人员不到二分之一,这与“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全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引导,健全全社会心理疏导机制”的要求极不相符。在学术研究方面也有不足,学者们对咨询理论、方法、技术方面探讨得不少,也有大量出版物,但在案例研究方面却不多,出版的书籍更是少得可怜。
五年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心理研究所举办培训班,参加者都是已经获得心理咨询国家资格证书的学员,师晓霞老师作为副教授,经我多次邀请前来授课,与学员分享她的案例。课后学员反响强烈,一致认为:她的每一个案例背后都有相应的理论支撑,理论与案例联系紧密,让人受益匪浅。
这本书亦是如此,生动的案例,加上贯注专业功力的注解,将家庭治疗的基本理论、心理咨询的技术融入其中,在润物细无声中对当事人和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人有所帮助。
我想,基于此,这本书一定会引起广大读者的重视,也值得那些获得国家资格证书还没有“实战”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们学习和借鉴,更会给广大社会工作者、学生家长和中小学教师带来益处。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心理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田万生
2017年中秋
推荐序二
心有阳光
她是我的亲妹妹,为表示区别,我就叫她小师老师。因为我们家不止一位师老师,其中资格老的是我们的父亲。我曾经也被人喊过师老师,但时间不长,现在大家叫我酒妈——因我女儿小酒之名,我也笑纳成自然。
小师老师当年守在产房外面迎候自己的外甥女,当看到襁褓中的小酒一只眼半睁一只眼半闭,一副睥睨天下的派头时,这位新晋姨妈激动得声音里都带着哭腔。守在门口的还有我们的母亲,她们一同期盼小生命的降临,并且关心我的安危。她们俩的手必然是紧紧握在一起的,不用看我都知道。
这不奇怪,人生重要时刻,以及不那么重要的时刻,甚至鸡毛蒜皮的时刻,总有家人和我们在一起。
小师老师是我们家第二个孩子。作为长女,我先她几年在家里出尽了风头,到她呱呱坠地时,气氛就有点儿平淡,我们的祖母迫切希望新来的小家伙是个男娃,失望之下就显得不那么重视。父亲作为一个孝子,在这一点上却表现出了温和的倔强,他反而待她更好,呵护到近乎宠溺。母亲自然也不在话下。
所以小师老师丝毫没有在我们的家里感受到被忽视,甚至恰恰相反。童年时我们住在乡下,有一次父亲去城里粮站领供应粮,四岁的小师老师闹着要跟去,父亲不忍拒绝,就让她坐在自行车的前梁上,小心地护着她一路骑行。路上,她小嘴叭叭叭不住地念那些“农业学大寨”之类的标语,念着念着,忽然领悟到一条真理,她说:“爸爸,我发现了,大人都爱吃窝窝头,小孩都爱吃白面馍馍!”父亲回家后当作趣闻讲给我和母亲听,全家一起为这个“了不起”的发现大笑不止。当然,那时候我因为年长一些,已经学会了冷笑,我就大笑中带着一丝冷笑想,还不是因为大家都宠着你,你要是补充一句“姐姐喜欢吃‘二面馍’”,那就更完美了——看,我们家的食物层次是这样的:家长吃窝头,长女吃“二面馍”(玉米面和小麦面五五混合的一种准高级食物),次女吃白面馍。天经地义,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属于家庭经典笑谈的这个段子,是一面时光的小镜子,照出在那个物质生活清贫的年代,我们家的孩子仍然成长在和煦温暖之中。父母给了我们无尽的爱与关怀,即使在他们自己的人生遭遇困顿的时候,也能竭尽全力遮风挡雨,不让来自外界的寒意侵袭我们的心灵。
也正是因为如此,小师老师先天养分充足,长成了一个心有阳光的人:如此开朗,如此细腻,如此善意。
小酒更是个幸运的孩子,近水楼台,得到了来自姨妈和小师老师双重身份的关爱。她们俩24小时沟通无障碍,不超过10天一定见面畅聊,每年更是有至少一次长途旅行,随时关照那些成长过程中的小烦小恼。我当然也是幸运的,一边效仿自己的父母,全情投入,用爱与关怀拥抱小酒,一边也享受着姐妹亲情与专业加持——尤其是在小酒一头闯进青春期的时候,小师老师给予我们的支撑,自不待言。
作为姐姐,我对她是熟悉的,但是得承认,作为一个心理学的门外汉,小师老师这些年在我眼里又笼着一层陌生的光环。正因如此,我满怀亲切与好奇读了这本书。然而细读下来,更强烈的感觉是触目惊心,平素所见所闻的那些父母与儿女相爱相杀的真实事件,与书中的案例有诸多类似和重叠。如果更多的人由此书而起,用科学的方法和慈悲的情怀,观照心态,调整行为,那些生活中似已司空见惯的无奈与抗拒、伤心与愤怒、沮丧与郁闷、崩溃与绝望,也许可以在我们智慧的辗转腾挪间平顺度过。
所以此时,我更愿意以一个母亲、一个挑剔的读者的身份,期待同样关爱孩子、珍爱家庭的你们,与我一起,翻开这本书,在每一页的淡淡墨香里,遇见小师老师——这个心有阳光的人,享受她带来的陪伴和关怀。
师红霞
北京市十大阅读家庭、全国书香家庭成员
2017年11月于北京
自 序
让家真正温暖起来
家长苦恼万分地带着孩子来做心理辅导,却变成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大家一起努力,孩子的问题得以消除或者得到很大改善。这些年,每当此时,我都会在心中叹一声:家,是能让人感到温暖的地方,也可能成为伤人深的地方。
一个个案例,一遍遍用不同方式,演绎着这句朴实的话。
为人父母,时常会有“我是为你好”的武断,时常会忘了自己曾经年少时的迷茫,总是期待孩子飞得更高更远,却没有在意他们需要情感关怀,需要理解,需要一个适合生长的家庭环境。那些呈现在孩子身上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便是孩子无声的呐喊。
我终于决定,将这些个案经过必要处理之后呈现出来,期待那些已为父母、将为父母的爱孩子的家长,能够认真研读,学习怎样真正地爱孩子,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这些案例是故事,又不是故事。看到别人的经历,却隐约看到自己的影子。如若你读到此书中的某处,心中一惊,“咨询师怎么知道我家的事”,请切莫对号入座,因为这些故事,本就不是哪个家庭独有。倒是要恭喜你,认真读下去,更有针对性地在家庭中进行调整,防患于未然。
故事好看并不是目的,这些类似于咨询实录的故事,我都悉心做出批注,好让读者,包括心理咨询专业初学者、有兴趣人士能够明白咨询如何起效。那些看起来平淡无奇的话语,看似轻描淡写,却蕴含着咨询师的功力。同样的一句话,语音语调不恰当,语句组织不恰当,说话时机不恰当,甚至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咨询师话不在多,而在于温和直击来访者的内心。
以故事来呈现案例,还有一层提醒:每个故事,都不是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案。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每个家庭有自己独到的气质,一定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家庭而异。看整个故事,注意到哪些地方触动了自己,尝试着做一点儿练习调整,如此,本书任务就已达成。
感谢我的来访者们,我将我们一起工作的收获分享出来,期待能够让更多家庭未雨绸缪,及时调整,让家真正温暖起来。
这一刻,有很多感谢涌上心头,感谢这些年来一直支持我的师长友人,感谢催促我进行分享的廖晶晶、应莹两位编辑老师,感谢在本书成书过程中倾力相助的亲爱的助理冯驿惟,爱你们。
我的家人,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使我能够心无旁骛,专心完成此书。
于我,家是温暖的地方。本书出版之时,正值母亲离开四年之际,我的母亲,用她的智慧、豁达和爱,给了我们一个温暖的家,给了我柔软而坚定的内心。如今她在天堂,当会开心,开心于我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让更多的家庭温暖,如同我的家。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6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网站更新速度:9分
使用便利性:6分
书籍清晰度:7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是否包含广告:5分
加载速度:4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3分
搜索功能:4分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经典(664+)
- 赞(167+)
- 中评(660+)
- 还行吧(136+)
- 无颠倒(311+)
- mobi(139+)
- 目录完整(478+)
- 服务好(314+)
- 小说多(397+)
- 博大精深(256+)
- 书籍多(482+)
下载评价
- 网友 堵***格:
OK,还可以
- 网友 步***青:
。。。。。好
- 网友 权***颜: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蓬***之:
好棒good
- 网友 芮***枫: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汪***豪: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宫***玉:
我说完了。
- 网友 堵***洁:
好用,支持
- 网友 焦***山:
不错。。。。。
- 网友 相***儿: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濮***彤:
好棒啊!图书很全
喜欢"别让“家”伤了孩子的心"的人也看了
乌龙院大长篇(活宝传奇42)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建筑家伊东丰雄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热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9787565115691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图书馆特设资源建设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意识的解释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简明汉日词典(修订本)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闯荡南非:孙奎府 林因,李晓 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无忧售后 正版图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中国好风光 最美的摄影目的地(第2卷)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9787560631882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新编西方财政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小鲤鱼跳龙门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读)金税四期以数治税背景下的纳税筹划实用技巧200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汤养指导师 韦莉萍,王秀岚 编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书籍】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趣味黏土制作视频课堂 超萌动物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老师推 荐 】小学生黑板报大全手抄报设计书籍 模板新年创新创意节日一二三四五六年级儿童手绘版海报素材书劳动节图案大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旅行摄影:52个任务清单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基于XML语言的ATML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最美的书:国际设计师作品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DL/T?1327-2014 高压交流变电站可听噪声测量方法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3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4分
语言运用:9分
文笔流畅:4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7分
知识广度:7分
实用性:5分
章节划分:4分
结构布局:8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3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9分
沉浸感:7分
事实准确性:6分
文化贡献: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