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 (文景历史写作奖首奖作品!理解中美关系,从本书开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 (文景历史写作奖首奖作品!理解中美关系,从本书开始)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 (文景历史写作奖首奖作品!理解中美关系,从本书开始)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 (文景历史写作奖首奖作品!理解中美关系,从本书开始)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 (文景历史写作奖首奖作品!理解中美关系,从本书开始)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 (文景历史写作奖首奖作品!理解中美关系,从本书开始)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 (文景历史写作奖首奖作品!理解中美关系,从本书开始)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 (文景历史写作奖首奖作品!理解中美关系,从本书开始)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 (文景历史写作奖首奖作品!理解中美关系,从本书开始) kindle格式电子书
寄语:
今日中美关系之种种,滥觞于二百多年前的中美相遇。陈兼、沈志华、王缉思、牛军…… 众多学界大咖诚挚推荐,还原教科书之外的历史细节,颠覆对中美两国的传统认知。
内容简介:
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派出一艘名为“中国皇后”号的帆船,满载对财富的渴望和对东方文明的幻想,前往乾隆治下的盛世中国;一百多年后,大清轰然崩溃,而美国却在通向霸权之路上如日方升。在一个多世纪的相望、相遇与相撞背后,是中国逐渐认清世界,并蹒跚追赶时代脚步的历程。双方的此消彼长,正是两个世界、两个时代交错的侧影。
中美两国并不接壤,但自1784年以来却从未分开。从东印度公司贩茶至美,到广州民妇命丧珠江,从蒲安臣使团到幼童留美,从美国的排华法案到慈禧的“夫人!!wai交”,历史学家王元崇全面分析清美贸易、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的交往与互动,通过一系列生动具体的细节,在“天朝”与“外夷”、传统与现代的激烈冲突之中,解读进步与保守、开放与封闭的复杂博弈,还原中国走向近代化与国际化的艰辛之旅;打破线性历史观的陈腐教条,重新审视今日中国与美国、与世界的关系。
“若说这是一则老故事,故事背后的精神,却如同星期一的早晨一般崭新无比。”
书籍目录:
1|前言
甲篇
天朝与外藩:清代中国的世界秩序
015|章清代中国的外交体系
043|第二章19世纪中期中美的双双“中兴”
乙篇
灵魂与银子:“中国风”、茶叶与鸦片
063|第三章“中国风”与欧美的中国梦
088|第四章中国茶叶与美国灵魂
099|第五章到中国去!
115|第六章中国鸦片美国梦
丙篇
体制与体面:条约、好朋友和磕头
135|第七章郭梁氏之死
163|第八章朝觐与不许朝觐:中美《望厦条约》
的签订
191|第九章躲在角落里的美国
201|第十章跪还是不跪,这是一个问题
丁篇
以夷变夏:外交、出洋和留洋
221|第十一章“真正的朋友”:雇美国公使出任中国钦差
239|第十二章改变还是尊重中国:蒲安臣“勿扰她”演讲
255|第十三章千古壮举与百年遗恨:中国留美幼童项目及其失败
戊篇
金山之梦:在美华工和华裔
297|第十四章1882年《排华法案》的前世今生
317|第十五章石泉惨案赔偿记
353|第十六章林家女孩:我们究竟是谁?
己篇
大门口的老熟人:枪炮、条约和下午茶
373|第十七章中美朝鲜半岛恩怨录
411|第十八章老佛爷的外交:慈禧太后与美国康格夫人
461|结语:从烟草到镂斐迪的中国国情报告
500|参考书目
作者介绍:
王元崇,历史学家。毕业于康奈尔大学,现于特拉华大学任副教授。专攻近世中国和东亚外交史,著有《再造帝国:满鲜关系,1616-1911》(康奈尔大学出版社,2018年)等作品。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美国几乎所有在广州贸易的家族公司,都参与到了鸦片贸易中去,他们深知鸦片烟的危害,也深知此种贸易要遭受巨大的伦理和道德上的挑战,但是在对美国本土的报告中,他们绝少提到烟土生意。根据布莱德利的记载,罗伯特·本奈特·福布斯曾经是这样为自己从事鸦片生意辩护的:“(做鸦片生意的)包括那些我一直认为是各方面标杆的令人尊敬的贸易望族—珀金斯家族(即顾盛家族)、皮博迪家族、罗素家族以及洛家族。”罗伯特·福布斯的言外之意,即他和他的福布斯家族乃是择“善”而从之的,即便有错,这也不能怪他。
这几个美国家族,都是在他们的商业教父级人物伍秉鉴的扶植之下,通过在广州做生意特别是鸦片生意而发家致富的。伍秉鉴的中国投资,也通过他的这些美国代理源源不断地进入美国,使这些代理人手中的资本迅速增加。这些富商巨贾遂开始在美国做慈善事业,特别是教育、交通和医疗方面,可谓不遗余力。例如,福布斯家族全力支持被林肯总统称为“美国的孔子”和“美国文明之父”的超验主义创始人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福布斯家族也投资了贝尔电话公司。
当年对华鸦片贸易赚取的高额利润,也支撑起了美国东部一系列大学的建设。据一些学者的调查,耶鲁大学的地盘大部分是罗素家族出资购买的,而且罗素家族也是耶鲁著名的“骷髅会”的出资人。哥伦比亚大学现在著名的用作办公场所的洛纪念楼,是1895年由洛的儿子出资建设的图书馆,一直到1934年新图书馆建成以前都是作为哥伦比亚大学的主图书馆使用的。德拉诺在旗昌洋行的接班人约翰·克利夫·格林,是当时普林斯顿大学的个人捐助者,他捐献了大约200万美元,帮助普林斯顿大学建起了三座楼,而他的遗产则赠送给了纽约大学和纽约的医院。这些富商的名字现在也是新英格兰地区常见的街名。
这些用于美国社会很多方面的建设的资本的源头,可以说只有一个—对华鸦片贸易的高额利润。从这个角度,不客气地说,大清国难以计数的鸦片烟鬼们,抽出了一个富强的、近代化的美国。这是一段何等悲哀的历史呀!
鸦片生意暴发户中的德拉诺,在19世纪30年代回到美国结婚后,又回到了广州,以二进宫的方式取得了巨额财富。1866年回国后,德拉诺开办了包括煤矿等在内的很多实业项目,成为美国巨富。他的小女儿萨拉·安·德拉诺于1880 年嫁给了远房表亲詹姆斯·罗斯福一世,并于两年后生下了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年轻的罗斯福跟随外祖父德拉诺的时间很长,从外祖父那里得知了有关中国的知识,也正是日后他做了总统以后对下属们说的他是通过祖上了解中国的事情。1898年德拉诺逝世的时候,给自己的六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分了一些遗产。罗斯福的母亲萨拉分到了133万8 000美元的遗产。这笔钱是什么概念呢?根据学者的研究,1898 年的时候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年收入是650美元,而萨拉继承了将近140万美元。正是靠着这笔钱,萨拉帮着她的儿子富兰克林·罗斯福垫付了孩子们的教育费、在纽约哈德逊河畔购置了家产,重要的,是帮助她的爱子赢得了1932年的总统大选,把他送上了美国第32 任总统的宝座。这笔钱的源头,正是当年德拉诺在广州进行的鸦片贸易。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让顾盛、罗素、福布斯、德拉诺等这批美国商人奉为教父的中国巨富伍秉鉴。伍家在鸦片战争前后富可敌国,可以肯定的是当时很多商行虽然未必有伍家富裕,但也是一掷千金之家族。然而,伍秉鉴们并没有像顾盛、罗素、福布斯等家族那样去投资建设中国的人文教育、医疗卫生以及轮船机电等领域。伍秉鉴本人大力支持了美国眼科医生伯驾在华的事业,却没有任何将这种欧美医疗技术扩展到全中国去的计划。当时的中国之教育,仍旧是科举之下的孔孟伦理和四书五经,中国所像样的近代高等教育机构还是1898 年戊戌变法时成立的京师大学堂,而这所学堂在变法失败后没有被撤销也实在得益于慈禧太后本人的“恩典”。从这个角度来说,当日中国真正的失败,也在于未能出现同欧美资本主义相抗衡的商业精神和回馈社会造福民生的人文主义精神,因此,中国即便有再多的伍秉鉴和类似的富商巨贾,又能如何呢?欧美的路,不见得就是中国一定要走和能走的路;但不管什么样的路,总得走好才能造福国家、社会和人民。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清代乃是中国历史上的正统王朝,它深刻改变了中国本身的面貌,而中国历来都是一个多民族、文化多元的国家,任何片面的观察都可能导致偏颇。例如现在中国颇有一些人要通过发起所谓‘汉服’运动,追求复古,四处鼓动宣传,其实是一种短视的体现,完全不懂得至少自17世纪以来中国国家和社会发生的巨大的变化,更不晓得这样的运动是在开中国历史的倒车,对我们当前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和多元融合的社会文化并无多少裨益。
这次会面在各国驻京历史上,又是一件破天荒的大事,因为太后从来没有接见过任何外国公使夫人,这次不仅答应了接见,而且是一起接见所有的公使夫人。各公使馆都十分兴奋,却也发生了一些争吵,主要是翻译的人选问题以及各馆秘书的夫人和女儿也想一起前往。毕竟,觐见中国的太后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
诸公使馆闹腾了一阵子,最终还是决定只能公使夫人们和三四名翻译前往。觐见本来应该在慈禧太后的生日即农历十月十日(当年公历11 月23 日)举行,但当时有位公使夫人不在北京,新任俄国公使尚未递交国书,于是只好延期。北京礼部选择了 12 月13 日为接见的良辰吉日,当日是农历戊戌年十一月初一,即冬月朔日,是当年大雪后第六天、冬至前第九天。负责外事的总理衙门为此提前制定了详细的觐见礼仪程序,并发给了各公使夫人。见面时候各位夫人只行鞠躬礼,并没有下跪磕头之类的。
12 月13 日上午10 点钟,总理衙门派随员一名、马夫两名和五人抬的轿子一顶,到英、美、法、日、俄、德、荷等七国公使馆迎接各公使夫人,包括美国公使馆的康格夫人,而后到英国公使馆齐集,11点准时一起出发,前往紫禁城西侧的西苑(今中南海)的仪鸾殿。仪鸾殿建成于1888 年,是慈禧太后的冬季寝宫,1908 年11 月慈禧也是在那里逝世的,并不在紫禁城中。
诸位公使夫人首先乘轿抵达了西苑的第一道门蕉园门(今已不存),换乘铺着红布的轿子,每顶轿子都由六名太监抬着往里去,四名外国翻译则只能步行。到了第二道门福华门时,换乘到一个法国赠给清廷的火车车厢里,沿着1889 年在西苑园内修建的皇家铁路(即所谓的“西苑铁路”,全长1 500 米左右,民国时期全部拆除),由数十名太监拉着走了一小段到瀛秀门,各位夫人下车,受到了一批中国官员的欢迎。这帮太太们每人喝了一杯茶,算是举行了一个茶礼。随后,她们在庆亲王奕劻(1838—1917)等几名高级官员的陪同下到了仪鸾...
这些用于美国社会很多方面的建设的资本的源头,可以说只有一个对华鸦片贸易的高额利润。从这个角度,不客气地说,大清国难以计数的鸦片烟鬼们,抽出了一个富强的、近代化的美国。这是一段何等悲哀的历史呀!
1898年德拉诺逝世的时候,给自己的六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分了些遗产。罗斯福的母亲萨拉分到了133万8000美元的遗产。这笔钱是什么概念呢?根据学者的研究,1898年的时候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年收入是650美元,而萨拉继承了将近140万美元。正是靠着这笔钱,萨拉帮着她唯一的子富兰克林罗斯福垫付了孩子们的教育费、在纽约哈德逊河购置了家产,最重要的,是帮助她的爱子得了1932年的总统大选,把他送上了美国第32任总统的宝座。这笔钱的源头,正是当年德拉诺在广州进行的鸦片贸。
1844年7月,美国代表加勒·顾盛( Caleb Cushing,18001879)同两广总督者英在溴门望厦签订了《美利坚合众国与中华帝国和平、友好和通商条约》,其中第二十一款规定:“后中国民人与合众国民人有争斗词讼交涉事件,中国民人由中国地方官捉拿审讯,照中国例治罪;合众国民人由领事等官捉拿审讯,照本国例治罪。”这就是说赋予了美国在华领事判权,即美国公民享有在华治外法权。这项权利的获得,本身不是美国政府的指示,而是和顾盛本人的政治野心和谈判要求直接相关。事后,顾盛在辩护如何攫取这项特权的时候表示,基督教国家的法律可以保证基督教国家之间彼此的权利和义务,他们也接受作为共同原则的国际法,然而占全球大部分地区的伊斯兰教国家和异教国家并不认可国际法,故而国际法实际上只是基督教国家的法律,而中国作为一个并不信教的异教国家,也应该和土耳其等伊斯兰教国家一样,不能用他们自己的法律去审判基督教国家的国民。顾盛的这种从宗教角度区分国家及其法律用范围的诡辩,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而且后来也到了民国时期杰出的外交家顾维钓的驳斥。
今天的我们常常批评乾隆对待马戛尔尼使团的态度,甚至将他的圣旨中的一些话截取出来加以嘲笑,例如“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云云。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这些现代的中国人,完全彻底地接受了马戛尔尼所生活的后威斯特伐利亚世界里的话语与文明尺度,我们自己就是不同程度的马戛尔尼,也是不同程度的小斯当东,认为清朝错失了一个走入“近代”文明的机会。假若文明可以用东方与西方二元来简单划分的话,20世纪以来的中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沿着这种轨迹,清朝在我们今天很多人的理解与描述里,大多数情况下仍旧是闭关锁国和保守孱弱的。事实上,我们往往忽略了站在马戛尔尼事件背后的清代中国的世界秩序,这一秩序至少自明朝以降已经运行了数百年,乾隆时期的中国也完全浸淫在这套体系之中,并通过种种手段维系其运作,假如没有欧洲殖民主义渗入的话,这套体系很可能将会持续运作下去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理解当下的中美关系,应该从两百多年前的中美相遇开始
贸易战、留学生、移民、种族歧视、朝鲜半岛问题……困扰今日中美关系的这些话题其实并不新鲜,它们都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清朝与美国的相遇。中美因贸易结缘,而今却要因贸易反目成仇,甚至彼此脱钩吗?美国针对特定国家移民的种族歧视法1882年“排华法案”,为何目标对准了中国?今日的朝鲜半岛问题已经成为美国干涉东北亚的战略楔子,可谁又知道,美国进入朝鲜半岛竟然是中国从中牵线介绍的呢?
★还原教科书之外的历史真相,颠覆对晚清、对美国的固有认知
教科书中呈现的历史,往往带着各种先入为主的现代观点,将过去简化为一两句盖棺定论。然而历史从不简单。为何中国会轻而易举地将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才获得的权利统统授予美国人?清朝真的是闭关锁国、不与外界往来吗?为何中国首位派往外国的全权外交代表竟然会是个美国人?《中美相遇》以生动的叙述,还原200多年前真实的中美交往。回到历史发生的时代,认真检视每一个细节,我们会发现,很多我们自以为是常识的东西,其实与真实相去甚远。
★关注大事年表背后的个体故事,让历史回归人本身
历史终究是由人构成的。从珠江口民妇郭梁氏之死,到密西西比州没法上学的林家女孩,从努力适应新大陆生活的留美幼童,到大搞“夫人!!wai交”的慈禧太后……中美关系,不只有波澜壮阔的战争与条约,更有无数活生生个体的一言一行。正是通过这些小故事、小人物,我们才更容易看清被大事件掩盖的历史本质,看清个体与集体、个人与国家命运之间复杂深刻的联系。
★以史为鉴,窥视中国走向发展、走向世界的曲折道路
从康乾盛世到积贫积弱,到今天的再度强大,中国在过去的200年里走出了一条无比曲折的道路。为了走向复兴,清朝发起了洋务运动、公派留学等种种举措,却终于一败涂地。这些政策是否有可取之处,又为何失败?晚清的道路究竟错在哪里?中国的近代化之路为何如此坎坷?为什么在100多年的时间里中美两国的地位发生了如此巨大的逆转?
我们如何认识百余年前的晚清,也同样决定了我们如何认识眼下的中国。
书摘插图
书籍介绍
今日中美关系之种种,滥觞于二百多年前的清美相遇。
解读大清与美国关系的发展与嬗变,窥见一个老大帝国衰落的背影,和一个崭新帝国的冉冉升起。
众多学者鼎力推荐——
上海纽约大学全球体系杰出历史学教授陈兼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终身教授沈志华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缉思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美关系史研究会秘书长牛军
——理解中美关系,从200年前的中美相遇开始
既有精彩的故事讲述,又有事件及人物的细致剖析,渗透于其中的,还有一种深邃的历史眼光。处于浩瀚太平洋两端的两个大国,“相遇”最初两百年间的种种恩怨情仇,跃然于纸上,读来发人深省。——陈兼
★ 还原教科书之外的真相,回到历史现场,颠覆对晚清和美国的固有认知
★ 从留美幼童到慈禧太后,关注大事年表背后的个体,让历史回归到无数活生生的人
★ 全书收录150余张图片,大量为国内首次披露,图文并茂呈现历史原貌
★ 以史为鉴,窥视中国走向世界的曲折道路:理解中美关系,从200年前开始
1784年,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派出一艘名为“中国皇后”号的帆船,满载对财富的渴望和对东方文明的幻想,前往乾隆治下的盛世中华;100多年后,大清轰然崩溃,而美国却在通向霸权之路上如日方升。在一个多世纪的相望、相遇与相撞背后,是中国逐渐认清世界,并蹒跚追赶时代脚步的历程。双方的此消彼长,正是两个世界、两个时代交错的侧影。
从蒲安臣使团到留美幼童,从排华法案到慈禧的“夫人外交”,历史学者王元崇耗费20年心血,收集整理大量原始资料,全面分析清美贸易、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的交往与互动,通过一系列生动具体的细节,在“天朝”与“外夷”、传统与现代的激烈冲突之中,解读进步与保守、开放与封闭的复杂博弈,还原中国走向近代化与国际化的艰辛之旅;打破线性历史观的陈腐教条,重新审视今日中国与美国、与世界的关系。
中美关系的历史,已有多少人写过,但王元崇的这本书,仍有其独到之处。书页之间,既有精彩的故事讲述,又有事件及人物的细致剖析,渗透于其中的,还有一种深邃的历史眼光。他的生花妙笔之下,处于浩瀚太平洋两端的两个大国,“相遇”最初两百年间的种种恩怨情仇,跃然于纸上,读来发人深省。
——陈兼,上海纽约大学全球体系杰出历史学教授
中美两国相距遥远,历史文化和传统观念差距更大,相互理解实属不易。本书从两个角度为增进中美理解做出了努力。对中美早期交往的历史进行远距离观察,有助于人们看到起点、发展和全貌,而不为近期和现实的一时一事所遮蔽;把高深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易于接受的文化作品,有助于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了解中美关系的由来,毕竟国家之间相互理解的基础在于民众和舆论。此书值得一读。
——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
本书见微知著,用讲故事的方式,生动刻画了晚清的对美关系,提出了有别于传统教科书的独特视角和观点。
——王缉思,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这本书涵盖18世纪晚期到整个19世纪,而这是中美两个国家的内部和外部关系都在发生剧烈变化的时代,给当时乃至之后很长一段的中美双边关系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人们至今还可清晰感受到那个时代留下的一些基本看法甚至话语。所以,了解这段历史很重要,而这本书的出版恰逢其时。该书是作者的新贡献,内容很丰富,叙述清晰,很有可读性,一些观点对于理解今天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也是很有启发的。
——牛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3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网站更新速度:8分
使用便利性:4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是否包含广告:3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9分
稳定性:8分
搜索功能:4分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品质不错(359+)
- mobi(646+)
- 引人入胜(538+)
- 图书多(655+)
- 赞(110+)
- 藏书馆(580+)
- 收费(618+)
- 体验好(192+)
- 下载速度快(630+)
- 图文清晰(345+)
- 盗版少(238+)
下载评价
- 网友 敖***菡: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汪***豪: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郗***兰: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寇***音: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步***青:
。。。。。好
- 网友 印***文: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融***华: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宫***凡: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习***蓉:
品相完美
喜欢"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 (文景历史写作奖首奖作品!理解中美关系,从本书开始)"的人也看了
热心的恐怖同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儿童成长系列丛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攻克CTO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初中思想品德·人教版·七年级(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新时代的社会建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图解液压元件使用与维修(第二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邮人说邮/集邮文化丛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量子白噪声分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阳光同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R数学北师版BS课时优化作业本全套 小学2年级下教材同步练习册单元期中期末检测试卷 正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天虫草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电视编导实训教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养老护理员(技师 高级技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湘水(第五辑)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西方精神分析经典案例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2013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剖析+模拟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米小圈上学记 1年级(全4册) 北猫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书籍】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建筑防水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详解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美术鉴赏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2014最新版)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省、市、县、乡“四级联考”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正版 克择讲义注解 中国古代堪舆大全 孙永言 原著 天星居士注解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自营同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盲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6分
语言运用:8分
文笔流畅:5分
思想传递:8分
知识深度:9分
知识广度:6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6分
结构布局:9分
新颖与独特:9分
情感共鸣:3分
引人入胜:9分
现实相关:3分
沉浸感:3分
事实准确性:3分
文化贡献: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