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故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人体的故事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继《枪炮、病菌与钢铁》和《人类简史》之后又一部讲述人类进化史的有趣著作!哈佛大学进化生物学家、畅销书《锻炼》作者丹尼尔·利伯曼经典之作。“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 鲁白 、 严锋 、 克里斯托弗·麦克杜
内容简介:
我们为什么会长智齿?
患近视的人为何越来越多?
为什么在进入农业社会之后,才爆发了瘟疫?
肥胖、亚健康、患糖尿病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多?
年轻时体力活动不足为什么会导致骨质疏松?
给接触的一切物品消毒能保障健康吗?
更长寿一定更健康吗?
如果人体进化的根本驱动力对生存环境的适应,那么为什么人类还会患上2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等威胁人类生存的疾病呢?
哈佛大学进化生物学教授丹尼尔·利伯曼以进化生物学的视角,回溯了过去600万年人体的进化历程。他提出了“失配性疾病”的概念,比如2型糖尿病、近视、二型糖尿病等。“失配性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体的许多特征都适应我们进化所经历的环境,但不适应我们通过文化创造的现代环境。
利伯曼在《人体的故事》中呈现了他多年来针对人体进化展开的深入研究,详细讲述了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对人类产生的巨大影响:农业社会能产出更多粮食,使人类摆脱饥饿,但也使人类丧失了饮食的多样性;工业革命在不到10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使我们体型更大、寿命更长,但疾病缠身。人体的缓慢进化和文化的快速进化之间的冲突,导致我们一步步落入了当前失配性疾病频发的泥沼。“进化”既是原因,也是解决方案,是帮助我们寻找病因、预防并治疗失配性疾病的一剂良方。
利伯曼将通过《人体的故事》代领我们开启一场伟大的进化之旅,让我们重新思考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书籍目录:
前 言 人体的进化
引 言 适应意味着什么——“神秘猴子”带来的困惑
只要你认同变异、遗传、繁殖成功率差异的存在,那么你就一定会接受自然选择的存在。我们不难接受狮子适应非洲大草原,那么难道人类不适应狩猎采集生活吗?事实上,人体的许多特征都适应我们进化所经历的环境,但不适应我们通过文化创造的现代环境。越来越多的失配性疾病,就是我们的身体对这些新环境适应不良或适应不足的结果。
◇自然选择是如何起作用的是如何起
◇棘手的进化适应概念
◇为什么人类进化史很重要
◇为什么进化对现在和将来也很重要
第一部分:人类进化的五个阶段
01 直立猿——我们是如何成为两足动物的
最早的古人类是600万年前的乍得沙赫人、图根原人和卡达巴地猿,他们的显著特征是适应了直立行走。许多证据显示,重大气候变化所导致的食物短缺,将人类带上了一条不同于猿类表亲的进化道路。两足动物的优势在于更有效率地采集食物,并减少行走时的能量消耗。不过,直立行走是以牺牲速度为代价的,也不利于怀孕的准妈妈。
◇“ 缺失的一环”
◇谁是最早的古人类
◇最早的古人类站得起来吗
◇饮食差异
◇为什么会两足行走
◇两足行走为什么重要
02 南方古猿——如何让我们不再完全依赖野果
最早的古人类可能偶尔才会食用植物叶子、根茎、草本植物或树皮,但这种食物多样化的趋势在400万年前大大加快了,因为随着开阔林地和草原栖息地面积的扩大,可吃的野果越来越少。“果子危机”对这些被称为“南方古猿亚科”的人类祖先产生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他们的牙齿和面部为了咀嚼坚硬、有韧性的食物也发生了适应性改变。
◇320 万年前的露西
◇第一次吃垃圾食品
◇宽大厚实的牙齿
◇长途跋涉找块茎
◇你体内的南方古猿
03 最早的狩猎采集者——人属如何进化出接近现代人的身体
大约250万年前,当首选食物变得稀少时,南方古猿每天要花费几个小时费力地咀嚼。幸运的是,自然选择似乎更倾向于另一种革命性的解决办法以应对栖息地的不断变化:狩猎和采集。正是这一变化,让南方古猿逐渐进化为人属。为了适应这种巧妙的生活方式,被自然选择所选中
的适应不是较大的脑容量,而是接近现代人的身体。
◇谁是最早的人类
◇直立人怎样获取食物
◇徒步旅行
◇奔跑的进化
◇使用工具的生活
◇肠道和大脑
04 冰河时代的古人类——随着身体渐趋肥硕、变大,大脑如何进化
从100多万年前的冰河时期开始,直立人开始向温带栖息地迁移。这些狩猎采集者的后裔分别进化成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类。现代人类大约在4万年前来到欧洲,并取代了脑容量接近1 500立方厘米的狩猎采集达人尼安德特人。此外,直立人于80万年前来到印度尼西亚弗洛勒斯岛,在自然选择的驱动下,进化出了脑容量较小的霍比特人。
◇在冰河时期生存和扩张
◇冰河时期的古人类
◇我们的“表亲”尼安德特人
◇巨大的脑容量
◇旷日持久的成长
◇肥胖的身躯
◇能量从何而来
◇霍比特人的故事
◇古人类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05 有文化创造力的智人——现代人类如何用智慧和力量扩散至全世界
从大约5万年前开始的文化和科技革命,帮助人类扩散到整个星球。自那以后,文化的演变成为进化的引擎,这个引擎非常强大、速度越来越快,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那么,是什么使智人变得特别的呢?为什么我们是唯一幸存的人属物种?关于这些问题的最佳答案是:我们的硬件中进化出了一些细微的变化,这些变化引发了一场软件革命,这场革命仍在加速行进着。
◇谁是最早的智人
◇现代人类中的“现代”是什么意思
◇现代人类的大脑更好使吗
◇口才
◇文化进化之路
◇智慧、力量和现代人类的胜利
第二部分: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
06 进步、失配和不良进化——适应于旧石器时代的身体与现代生活
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好处,地球上的绝大多数人不仅有了足够的食物,而且还能享受到健康长寿的生活。不过,众多的文化变化改变了人类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方式,诱发了许多健康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所谓的“失配性疾病”:我们旧石器时代的身体不能或不足以适应某些现代行为和条件所导致的疾病。
◇我们仍在进化吗
◇为什么医学需要一味“进化药”
◇失配假说
◇进化不良的恶性循环
07 失乐园——农业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错误”
贾雷德·戴蒙德认为,农业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错误”。尽管农业社会能生产出更多的粮食,但农民往往为了追求高产而仅仅种植少数几种粮食,牺牲了质量和多样性。农民食用大量淀粉类食物,而不是狩猎采集者食用的复杂碳水化合物。一代代过去以后,农业开始导致一系列
失配性疾病,因为旧石器时代数百万年的适应没有完全使人体做好当农民的准备。
◇最早的农民
◇农业的传播
◇农民的饮食
◇农业劳动力
◇人口、害虫和瘟疫
◇农业是否值得
◇农业出现以来的失配和进化
08 身体的穿越——成也工业,败也工业
技术、经济、科学和社会变革引领的工业革命,在不到10代人的时间内重塑了地球。工业革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甚至是睡眠方式。在传染性疾病和营养相关疾病大幅下降的同时,2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迅速提升。我们的体型更大了、寿命更长了,而失配性疾病却呈现出蔓延趋势。这些变化有些是有益的,有些则是对尚待进化以适应新环境的人体产生的负面影响。
◇ 什么是工业革命
◇ 体力活动
◇ 工业时代的饮食
◇ 工业时代的医学和卫生
◇ 工业时代的睡眠
◇ 好消息:更高、更长寿、更健康的身体
◇ 坏消息:更多的失配性疾病
◇ 这种流行病学转变是进步的代价吗
第三部分:当下与未来
09 能量太多的恶性循环——为什么能量太多会使我们生病
为什么人类如此容易变胖?如果储存脂肪是人类的进化适应的话,为什么肥胖又会使人易患某些疾病呢?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体对源源不断的过量能量供应适应不足,引发了许多我们现在面临的最严重的失配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动脉硬化和某些恶性肿瘤。我们治疗这些能量富余所致失配性疾病的方式,有时又会造成恶性反馈回路,使问题更加复杂。
◇身体如何储存、利用和转化能量
◇我们为什么容易变胖
◇我们是如何变胖的
◇糖是“毒药”吗
◇“ 沉默杀手”——心脏病
◇越来越普遍的癌症
◇过于富足是坏事吗
10 用进废退——为什么我们不用就会失去
如果人体接受不到自然选择给它匹配好的足够压力,许多失配性疾病就会发生。导致骨质疏松最重要的因素是年轻时的体力活动不足,雌激素和钙摄入不足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你不通过咀嚼食物来给你的面部提供足够压力,那么你的颌骨就不会长得足够大,也就无法给你的智齿提供足够的空间。哮喘等过敏类失配性疾病,则与我们跟微生物的接触越来越少密切相关。
◇为什么成长需要压力
◇为什么骨骼需要足够的压力
◇骨质疏松
◇不明智的智齿
◇“脏一点”的好处
◇没有压力就没有成长
11 新奇和舒适背后的隐患——日常生活中的新事物为何会伤害我们
畅销书《天生就会跑》引起了人们对“赤脚跑”的关注。实际上,赤脚跑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脚;青少年时期缺乏足够强烈和多种多样的视觉刺激,是导致近视的重要原因,眼镜的普及化和时尚化,让自然选择对近视患者的作用发生了缓冲;腰背痛也是一种进化失配,因为我们总是贪恋舒适的椅子和柔软的床榻。
◇关于鞋的“理智与情感”
◇患近视的人为何越来越多
◇舒服的椅子不宜久坐
◇舒适的尺度
结语:用进化逻辑创造人类健康的美好未来
农业革命之后自然选择并未停止,仍在使人们适应于饮食、细菌和环境的改变。但是,文化进化的速度和强度大大超过了自然选择。我们所继承的身体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适应于过去数百万年间的各种不同环境。此外,进化不良的恶性反馈回路仍广泛存在。既然问题的产生遵循着进化逻辑,我们也只有遵循进化逻辑才能创造出人类健康的美好未来。
◇方法 1 :发挥自然选择的威力
◇方法 2:在生物医学研究和治疗上加大投入
◇方法 3 :通过教育帮助人们理性选择
◇方法 4 :改变环境
尾 声 “种咱们的园地要紧”
图片出处
译者后记
作者介绍:
丹尼尔·利伯曼
哈佛大学人类进化生物学教授,人类进化生物学系主任。畅销书《锻炼》作者。
1993年获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横跨古生物学、解剖学、生理学、实验生物力学等多个学科。在研究方法上,既注重实验室研究,也频繁到野外进行考察。
对跑鞋引起的损伤问题有深入研究,倡导和践行“赤足跑”,是跑圈赫赫有名的“赤足教授” (Barefoot Professor)。
从进化的视角研究人类的健康与疾病,认为糖尿病等现代疾病的增加是缓慢进化的身体和文化进化的冲击共同导致的。
荣获2010—2015年“哈佛学院教授”称号,并于2020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05 有文化创造力的智人
文化就是人类具备而猴子所不具备的 那些特质。
——菲茨罗伊 · 萨默塞特(拉格兰勋爵)
我8岁时第一次知道人类在石器时代都曾经是狩猎采集者。我当时正被电视上塔萨代人模糊不清的图像所吸引,塔萨代人是当时在菲律宾新近“发现”的原始部落,他们从未与现代世界有过任何接触。整个族群只有26个人,他们几近赤裸地住在洞穴里,使用石制工具,靠吃昆虫、青蛙和野生植物为生。
这一发现震惊了全世界。当时的大人们,包括我所在学校的老师,都对塔萨代人的词汇中没有暴力或战争而感到尤为兴奋。大家都在设想,假如有更多的人像塔萨代人那样……
不幸的是,塔萨代人是一场骗局。这个部落的存在显然是由其“发现者”曼努埃尔·伊莱扎德(Manuel Elizalde)策划的,据说他付钱给了一些附近的村民,让他们把牛仔裤和 T 恤衫换成兰花叶做成的围腰,在电视摄像机镜头前吃虫子和青蛙,而不是米饭和猪肉。我认为塔萨代人骗局能够骗到全世界,是因为伊莱扎德精心策划的原始人类社会画面正好符合很多人在越南战争期间想要看到和听到的场景。塔萨代人体现了卢梭的一种理念,即未受文明污染的人类保持着善良、和平、健康的自然状态。
此外,人们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假设,认为石器时代的生活很艰苦,自农业出现以来,人类历史开启了一段几乎在连续取得进展的漫长过程,但是塔萨代人悠闲的生活方式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在塔萨代人闪过电视屏幕并给《国家地理杂志》页面增光添彩的同一年,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Marshall Sahlins)出版了他那本富有影响力的著作《石器时代经济学》(Stone Age Economics)。
萨林斯认为,狩猎采集者属于“原始的富裕社会”,因为他们除了基本的食物以外,几乎没有什么需求,他们不需要勤奋工作,却享用着种类繁多、营养丰富的食物,享受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充足的空闲时间,而且几乎不会受到暴力的伤害。根据这种依然流行的思维方式,人们普遍认为,自从我们在大约600代人之前成为农民以来,人类的生存状况一直在恶化。
事实上,与一些极端观点不同,在不太遥远的石器时代,生活或许既没有那么水深火热,也没有那么浪漫田园。虽然狩猎采集者不需要像大多数农民一样每天工作多个小时,他们得传染病的机会也比较少,但狩猎采集者并不一定就是游手好闲以及几乎不需要工作的旧石器时代的“沙发土豆族”,他们的“富裕”只是因为他们没有什么需求。事实上,狩猎采集者经常挨饿,他们只有通过密切合作和大量劳作,才能得到足够的食物,这些繁重的工作包括一天好几个小时的行走、奔跑、负重和挖掘。
当然萨林斯的分析也有其正确的地方。如果你是一个狩猎采集者,在满足了家庭和族群的日常生活需要之后,你就不需要再多做什么工作了。在那之后,你就可以把时间花在社交活动上,比如闲聊或享受家人和朋友的陪伴,这些活动会让你从中获益。许多当代的压力(如工作、失业风险、上大学和为退休而存钱)可能使人意识到,狩猎采集者的经济系统确实有着一定的益处。
现在已经不存在像塔萨代人那样的真实部落了,但仍有少量真实存在的狩猎采集者族群延续到了近代,有一些至今仍然存在。这些人的存在对人类学研究来说很有意思,也很重要,因为他们是最后一些采用这种生活方式的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再现了我们祖先上千世代的生活场景。研究他们的饮食、活动和文化对我们理解哪些因素造成了现代人类的适应性改变起着部分作用。
然而,仅仅简单地研究当代的狩猎采集者,我们还不能理解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原因,因为我们身体的进化并不只是为了狩猎和采集。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群都不是纯粹的石器时代的狩猎采集者,他们都已经和农民、牧民有了上千年的交往。
为了理解现代人类的身体是如何以及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样子,为什么我们是这个星球上最后幸存的人属物种,我们还需要回顾过去,思考我们身体历史中的最终物种形成事件——智人的起源。如果仅把重点放在这种转变的化石记录上,我们可能会得出结论,现代人类最初之所以进化出来是因为一些微小的解剖学改变,这些改变主要表现在我们的头部,比如脸变小了,大脑和头骨更圆了。事实上,这些改变以及我们可以从考古记录中观察到的现象都在提示我们,现代人类与古人类相比,最深刻的不同在于我们的文化变革能力。
在信息和思想的创新方面,以及将信息和思想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方面,现代人类有着独特的、前所未有的能力。首先,现代人类文化变迁逐渐加速,促使我们祖先的狩猎采集方式发生了重要改变,但这种改变是增量性的。其次,从大约5万年前开始,人类社会发生了文化和科技革命,这场革命帮助人类殖民了整个星球。
从那以后,文化的演变成为进化的引擎,这个引擎非常强大,速度越来越快,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那么,是什么使智人变得特别的呢?为什么我们是唯一幸存的人属物种?关于这些问题的最佳答案是:我们的硬件中进化出了一些细微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引发了一场软件革命,这场革命仍在加速进行中。
谁是最早的智人
对于智人起源于何时何地,每种宗教都有不同的解释。根据《希伯来圣经》的解释,是上帝用伊甸园中的尘土创造了亚当,然后用亚当的肋骨创造了夏娃;在其他传统故事中,最早的人类有被神吐出来的,用泥捏出来的,被巨大的海龟生出来的,等等。科学对现代人类的起源提供了一个单一的解释。这个解释已经通过多线证据得到了非常好的研究和检验,因此我们能够以相当程度的自信指出,现代人类约在20万年前的非洲从古人类进化而来。
对我们这个物种的起源,要精准地确定其时间和地点,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人类基因的研究。通过比较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类遗传变异,遗传学家可以计算出每个人的族谱图以及其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对该族谱图进行校准,估算出所有人共有的最后一个共同祖先出现在何时。数百项类似的研究使用了来自上千人的数据,得出的共识是,现在生活着的所有人都可以追根溯源到一个共同的祖先人群,这个人群生活在30 万~20 万年的非洲,并且从10万~8万年前开始,这些人中的一支走出非洲,扩散到了世界各地。换句话说,在非常近的年代之前,所有人都是非洲人。
这些研究也揭示出,所有现在生活着的人类都起源于数量上小得惊人的同一群祖先。据计算,今天生活着的每个人都起源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一个人群,他们生育的人数总计不到1.4万人,而现在非洲以外的所有人都起源于一个可能不到3 000人的初始人群。我们在不算太远的过去起源于一个小规模人群,这一点解释了另一个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事实:我们在遗传上是一个同质的物种。如果把存在于我们这个物种的所有遗传变异列个表,你会发现,其中大约有86%的条目可以在任何一个人群中发现。形象地说,哪怕消灭了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只留下斐济或立陶宛这样的小国,也几乎能保留人类的每一个遗传变异。这种情况与其他灵长类动物形成鲜明对比。以黑猩猩为例,这个物种的全部遗传变异中,在所有群体中都存在的比例不到40%。
原文赏析:
动物会躲避捕食者,而既然古人类不能在力量上压倒他们的猎物,那么早期狩猎者就不得不依赖于运动才能、智慧和博物学知识的结合。狩猎者必须预测猎物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才能找到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狩猎者会使用归纳技能以寻找和追踪猎物,使用的线索包括脚印、痕迹、气味以及其他景象。但追踪动物也需要逻辑演绎,如对动物可能的行为形成假设,然后解释线索,对预测进行检验。用于追踪动物的技能可能为科学思维的起源奠定了基础。
我们周围的有形世界通常表现得如此正常、如此自然,因而那种认为“我们所感觉到的万事皆有目的,万事皆由设计,万事本该如此”的假设甚是诱人,有时甚至令人感到欣慰。这种思维方式会让人相信,人类就像天空中的月亮和万有引力定律一样具有确定性。虽然两足行走的选择在人类进化的第一阶段发挥了初始的、根本性的作用,但它所出现的偶然性环境则突显出其的产生不是必然的。如果早期的人类没有成为两足动物,那么就不会有后来那样的进化过程,你也很可能不会读到这段文字了。此外,最初进化出两足是由于一系列不太可能的事件促成的,所有这些事件都取决于较早些的环境,是因为世界气候的偶然变化而改变的。如果指背行走、吃果实为生的猿类祖先没有进化到在非洲雨林里生活,那么两足行走的古人类就既不能也不会进化出来。此外,如果数百万年前地球没有明显变冷,那么倾向于在这些猿类中开始出现两足行走的条件可能就不复存在。人类的出现是掷了很多轮骰子的结果。
我们在遗传上是一个同质的物种。
所有非洲以外的现代人类都有很小的比例的基因来自尼安德特人,在2%-5%之间。生活在大洋洲和美拉尼西亚的人中,约有3-5%的基因来自丹尼索亚人。
人类是唯一在吞咽太大的东西或不小心时有窒息风险的物种。(这种独特的声道构造使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伶牙俐齿的物种)
狩猎采集者在需要在低人口密度下生活,出生率和死亡率方面非常轻微的差异也会对他们产生重大影响,有时这种差异甚至是致命的。如果尼安德特人的死亡率哪怕只比现代人类高1%,只要经过30代他们就会灭绝,时间不到1000年。
在最近几千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普通农民必须比任何狩猎采集者都更加努力工作,但他们的健康状况却更糟糕,英年早逝的可能性也更大。人类健康状况的改善,如寿命延长和婴儿死亡率下降,主要发生在刚刚过去的100年。
自旧石器时代结束后,截止现代人类起源并向全球扩散以来,智人几乎没有发生明显的生物学进化。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只要人类的生育能力差别存在遗传基础,那么自然选择的列车就必定会隆隆前进。文化进化不会阻碍自然选择,相反,甚至有加速的作用。农业革命一直是进化改变的一股特别强大的力量。
在糖尿病后期,合成胰岛素的胰腺细胞因工作负担过重而变得疲惫不堪。最终,胰腺细胞停止运作,所以晚期2型糖尿病人需要定期注射胰岛素以保证血糖水平得到控制,避免心脏病,肾衰竭,失明,肢体感觉缺失,神经退行等并发症。为了让葡萄糖从血液进入每个细胞,需要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运送葡萄糖穿过细胞外摸(葡萄糖转运蛋白)。肝脏和胰腺细胞中的葡萄糖转运蛋白是被动的(自由流入)。而脂肪和肌肉细胞中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在胰岛素未与其附近的受体结合的情况下,不会让任何葡萄糖分子进入细胞。
低密度脂蛋白把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从肝脏运送带其它器官;高密度脂蛋白将胆固醇运回肝脏。氢原子数较少的是不饱和油脂,呈液态;饱和脂肪室温下为固态。饱和脂肪酸会刺激肝脏...
没有一种生物的进化适应是为了健康,长寿,幸福或者达到生物努力想要实现的许多其它目标。
‘’缺失的一环': 人类进化史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种类恰恰是真正地缺失了: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最后的共同祖先。
首先使人类脱离其他猿类走上独立进化之路的,正是两足行走,而不是较大的脑容量,语言和使用工具。。将双手从行走中解放了出来,使得自然选择能进一步筛选出其他能力。
人类耐久跑的能量消耗与速度无关。
足弓有助于奔跑时能量消耗减少17%。
稳定头部:平衡感受器官内耳半规管增大。
我们是唯一可以在炎热气温下跑马拉松的哺乳动物。
使用工具:我们有极强的拇指肌肉,指骨和关节。
大脑和肠道每单位质量消耗的能量差不多,在基础代谢中各占15%。肠道中大概有一亿个神经元细胞。人类肠道相对较小,大脑相对较大。
高质量的饮食导致牺牲了硕大的肠道来换得比较大的脑容量。
人类这种缓死,慢死,保守生育的高投入策略,只有在资源状况可预测,幼崽死亡率低的情况下才可能进化出来。
现在生活着的所有人都可以追根溯源到一个共同的祖先人群,这个人群大概生活在30万~20万年前的非洲,并且从10万~8万年前开始,这些人中的一支走出非洲。
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最早的两足动物用双足站立并不是为了解放双手;相反,他们转变为直立行走的原因可能是为了更有效率的采集食物并减少行走时的能量消耗,前提是如果最后的祖先是用指背行走的话。从这方面来看,两足行走可能是在非洲气候变冷时,热爱果实的猿类为了在较开放的栖息地更好地生存而采取的一种权宜性适应。此外,习惯性两足行走的进化并不需要身体立即发生急剧的转变。
行走时,腿部在迈开步子时如同倒置的钟摆,在每一步的前半部分将重心向上抬起,直到后半步才落下。奔跑时,腿部更像一个弹簧,在每一步的前半部分,重心下落时腿部伸长,后半步时腿部弹回,帮助身体腾空跃起。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哈佛大学进化生物学家、畅销书《锻炼》作者丹尼尔利伯曼经典之作。
继《枪炮、病菌与钢铁》和《人类简史》之后,又一本讲述人类进化史的有趣著作!
倾听600万年的人体进化简史,了解人体每个部分的进化源头,寻找现代疾病的进化良方。
“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亚马逊蕞佳科学图书
清华大学教授鲁白、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天生就会跑》作者克里斯托弗麦克杜格尔、进化生物学家尼尔·舒宾鼎力推荐。
湛庐文化出品。
媒体评论
这是自贾雷德 · 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和尤瓦尔 · 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之后,又一本有趣的关于人类进化的书。丹尼尔·利伯曼教授的这本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用进化生物学的观点来考察我们今天的生活,而不是只关注几万年前的事。他提出了“失配性疾病”的概念,即文化变革改变了人类的基因与环境的作用方式,导致了许多健康问题,譬如近视、肥胖、2型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他还建议用进化理论去指导创造人类健康的美好未来,这些观点可以激发我们从一种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人类自身。
鲁白
清华大学教授
《知识分子》主编
《人体的故事》通过对人之为人的历程权威生动的讲述,为塑造今日健康生活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严锋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新发现》杂志主编
《人体的故事》是一本引人入胜、令人醍醐灌顶又惊奇的好书!没有人比丹尼尔·利伯曼更了解我们的身体,没有人比丹尼尔·利伯曼讲“人体的故事”讲得更精彩!
克里斯托弗·麦克杜格尔
《天生就会跑》作者
这是一本不朽的著作!丹尼尔 · 利伯曼是一位杰出的进化生物学教授,他通过《人体的故事》带领我们进行了一次“伟大的旅行”。本书揭示了过去的600万年如何塑造了人类身体的方方面面—头部、四肢,乃至新陈代谢。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进化史不仅关乎我们的生存,还是我们理解当前人类面临的诸多困境和人类未来的重要途径。
尼尔·舒宾
古生物学家,进化生物学家
前言
适应意味着什么
如果我们对过去和现在纠缠不休,那么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丧失了未来。
——温斯顿·丘吉尔
你听说过2012年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市举行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神秘猴子”吗?那是一只出逃的猕猴,当时它已经在这座城市的街头生活了三年多。它从垃圾箱或垃圾桶里搜捡食物,会躲避汽车,并且聪明地避开了野生动物保护机构官员的抓捕,使他们无可奈何。这只猴子成了当地的传奇。当时,因为有大批政客和记者在那里参加会议,所以这只“神秘猴子”一下子就在国际上出了名。
政客们很快就开始以猴子的故事为契机来推广他们的政见。古典自由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都对这只不断逃避抓捕的猴子表示赞赏,认为它象征着自由的本能,象征着人类以及猴子对自由受到不公正侵犯的反抗。保守派将多年来抓捕猴子的失败努力解释为象征着无能、浪费的政府。记者则大篇幅地讲述着这只“神秘猴子”及其追捕者的故事,以此来隐喻正在城市里其他地方上演的政治大戏。而大多数人只是想知道这只猕猴在佛罗里达州的郊区干了些什么,它显然不属于这个地方。
作为一个生物学家和人类学家,我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神秘猴子”和它引发的系列反应的:它们象征着人类对自己在自然界地位的看法,这种看法自相矛盾,表现出在进化方面的天真无知。从表面上看,这只猴子集中反映了一些动物在它们最初不适应的环境中如何良好地生存下来。猕猴从亚洲南部进化而来,在那里,它们拥有的采集不同食物的能力使它们能够在草原、林地甚至山区定居下来。它们在村庄、城镇和城市中也能繁衍得很好。猕猴还是常用的实验室动物。考虑到这一点,“神秘猴子”能在坦帕市的垃圾堆里生活下来,也就谈不上什么惊人的才能了。然而,人们一般认为,自由自在的猕猴不属于佛罗里达州内的城市,这显示了我们是多么不擅长把同样的逻辑用于自身。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猴子出现在坦帕市,与绝大多数人出现并生活在城市、郊区和其他现代环境中相比,并没有多么离谱。
我们和“神秘猴子”一样,都远离了最初生活的自然环境。在600多代人以前,任何地方的人类都是狩猎采集者。在相对较近的年代之前,我们的祖先都生活在不足50人的小群体中。他们定期从一个营地转移到下一个营地,以采集植物、狩猎、打鱼为生。即使在大约10 000年前农业出现后,大多数农民仍然住在小村庄里,每天辛苦劳作,以生产出足够的粮食,他们从未想象过如今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市这类地方出现的司空见惯的景象:汽车、厕所、空调、手机以及大量经过高度加工、富含热量的食物。
我很遗憾地报告一下,“神秘猴子”最终于2012年10月被抓获,但绝大多数现代人类仍然像曾经的“神秘猴子”一样,生活在他们最初并不适应的环境中,对此我们是否有必要担心?在许多方面,这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几乎不用”,因为21世纪初的生活对普通人来说还是相当不错的。总体来看,人类这个物种相当繁盛,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最近几代人取得的社会、医疗和技术方面的进步。如今地球上的人口超过了70亿,其中很大比例的人以及他们的子女、孙辈,都有望活到70岁以上。即使普遍存在贫穷问题的国家和地区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印度人的平均期望寿命在20世纪70年代不到50岁,但今天已经超过了65岁。数十亿人比他们的祖辈活得更久、长得更高,并且能享受到比过去大多数国王和王后更舒适的生活。
尽管情况已然相当不错,但还可以更好,因为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担心人类的未来。除了气候变化造成的潜在威胁,我们还面临着人口激增以及疾病流行方式转变的挑战。随着长寿者越来越多,因感染或食物不足所致疾病而英年早逝者越来越少,患慢性非感染性疾病的中老年人却呈指数式增长。而这些疾病过去很罕见,或者根本不为人所知。富裕带来的并不全都是好事,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成年人多数超重,健康状况不佳,而儿童肥胖症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也在飙升,这预示着未来几十年将有数十亿不健康的胖子。
伴随健康状况不佳和体重超重出现的是心脏病、中风、各种癌症,以及许多代价高昂的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和骨质疏松。工作生活能力丧失的原因也在发生着令人不安的改变,因为全世界有更多的人患有过敏、哮喘、近视、失眠、扁平足以及其他问题。简单来说就是,人们的死亡率降低了,但是疾病的发生率却升高了,健康状况出现了下降。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转变发生的原因在于年轻时死于传染病的人减少了,但我们千万不要把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与年龄自然增长引起的疾病相混淆。每个年龄段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受到生活方式的显著影响。在45~79岁的男性和女性中,积极参加体力活动、摄入大量水果和蔬菜、不吸烟、饮酒适度的人,在某一年份的平均死亡风险仅为生活习惯不健康者的1/4。
慢性疾病的发生率如此之高,预示着患者病痛的增加,同时也意味着巨额的医疗费用。在美国,每人每年花在医疗保健上的费用超过8000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近18%。这笔钱中有很大比例是用于治疗可以预防的疾病,如2型糖尿病和心脏病。其他国家在医疗保健上的开支较少,但随着慢性疾病的增加,相关费用也都在以令人担忧的速度上升,例如法国现在的医疗费用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约12%。随着中国、印度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富裕起来,他们又将如何应对这些疾病及其费用呢?显然,我们需要降低医疗费用,并为数十亿现在和将来的病人开发廉价的新疗法。但如果我们能够事先预防这些疾病岂不是更好吗?又要怎么预防呢?
这里我们需要回顾一下“神秘猴子”的故事。如果人们认为有必要把猴子从坦帕市郊清除出去,因为它并不属于那里,那么也许我们也应该让猴子过去的邻居——人类,回到生物学上更正常的自然状态。即使人类像猕猴一样,可以在许多不同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包括郊区和实验室,但是如果我们改吃那些自己所适应的食物,并且像我们的祖先那样锻炼,那么我们岂不是能拥有更健康的身体?进化主要是使人类适应了狩猎采集者的生存和繁殖方式,而不是农民、工人、办公室白领的生存方式,这一逻辑鼓舞着日益兴起的现代洞穴人运动。有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追求健康的生活,他们认为,如果像石器时代的祖先那样饮食和运动,就会变得更加健康和幸福。我们可以从采用“原始人饮食法”开始,食用大量的肉(当然是用草喂养的动物)、坚果、水果、种子、多叶植物,拒绝所有用糖和简单淀粉加工的食物。
书籍介绍
[编辑推荐]
★哈佛大学进化生物学家、畅销书《锻炼》作者丹尼尔·利伯曼经典之作。
★继《枪炮、病菌与钢铁》和《人类简史》之后,又一本讲述人类进化史的有趣著作!
★倾听600万年的人体进化简史,了解人体每个部分的进化源头,寻找现代疾病的进化良方。
★“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亚马逊蕞佳科学图书
★清华大学教授鲁白、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天生就会跑》作者克里斯托弗·麦克杜格尔、进化生物学家尼尔·舒宾鼎力推荐。
---------------------------------------------------------------------------
★我们为什么会长智齿?
★患近视的人为何越来越多?
★为什么在进入农业社会之后,才爆发了瘟疫?
★肥胖、亚健康、患糖尿病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多?
★年轻时体力活动不足为什么会导致骨质疏松?
★给接触的一切物品消毒能保障健康吗?
★更长寿一定更健康吗?
如果人体进化的根本驱动力对生存环境的适应,那么为什么人类还会患上2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等威胁人类生存的疾病?
哈佛大学进化生物学教授丹尼尔·利伯曼以进化生物学的视角回溯了过去600万年人体的进化历程。他提出了“失配性疾病”的概念,比如2型糖尿病、近视、二型糖尿病等。“失配性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体的许多特征都适应我们进化所经历的环境,但不适应我们通过文化创造的现代环境。
利伯曼在《人体的故事》中呈现了他多年来针对人体进化展开的深入研究,详细讲述了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对人类产生的巨大影响:农业社会能产出更多粮食,使人类摆脱饥饿,但也使人类丧失了饮食的多样性;工业革命在不到10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使我们体型更大、寿命更长,但疾病缠身。人体的缓慢进化和文化的快速进化之间的冲突,导致我们一步步落入当前失配性疾病频发的泥沼。“进化”既是原因,也是解决方案,是帮助我们寻找病因、预防并治疗失配性疾病的一剂良方。
利伯曼将通过《人体的故事》代领我们开启一场伟大的进化之旅,让我们重新思考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3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网站更新速度:4分
使用便利性:5分
书籍清晰度:3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是否包含广告:7分
加载速度:4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6分
搜索功能:6分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盗版少(566+)
- 超值(120+)
- 全格式(628+)
- 无颠倒(418+)
- 可以购买(488+)
- 内容完整(592+)
- 图书多(579+)
- 五星好评(238+)
下载评价
- 网友 冯***丽: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曹***雯: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寿***芳: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芮***枫: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谭***然: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马***偲: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寇***音: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戈***玉:
特别棒
- 网友 訾***晴: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石***致: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冉***兮: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喜欢"人体的故事"的人也看了
9787561185988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音乐干预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神农本草经图典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蔡志忠漫画佛学系列·金刚经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诗外文章(上中下):文学、历史、哲学的对话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威廉姆斯血液学手册原书9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4版马歇尔·A.利奇曼 沈悌编科学血液病学书籍 临床医学参考书籍 9787030569257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初级会计电算化成功过关十套卷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完全掌握.新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II(中高级)3年真题+2回模拟(赠听力音频)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源流说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第5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道德经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潮骚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2019全国造价工程师考试教材同步习题及历年真题新解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视觉内容营销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写作评价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UV水晶滴胶手作基础教科书100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草婴译列夫托尔斯泰中短篇小说全集三死两个骠骑兵回忆高加索回忆片段苏拉特的咖啡馆魔鬼世间无罪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汪子美画传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大智若俞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图说跆拳道—从白带到黑带 北京利龙跆拳道文化俱乐部 编著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正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6分
人物塑造:5分
主题深度:9分
文字风格:3分
语言运用:5分
文笔流畅:7分
思想传递:4分
知识深度:8分
知识广度:8分
实用性:9分
章节划分:9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7分
情感共鸣:9分
引人入胜:4分
现实相关:4分
沉浸感:6分
事实准确性:7分
文化贡献:3分